先買回去測試一下,這也正常。
而這次的合作一旦成功,那就意味著,咱們終於可以構建真正對等的軍械對話關係了。
以前都是老大哥像咱們出口,轉讓技術。
而從今之後,咱們說不定還能逆向輸出一些老大哥急需的技術了。
比如航電控制系統,老大哥那邊雖然晶片的問題是解決了,但液晶屏啥的,這一塊始終不是強項。
誰讓當年,他們把經歷都放在電子管上面了呢。
最近幾年開始流行的整合式液晶屏這一塊,一直是老大哥的短板呢!
而在這個領域,咱們最近幾年,卻發展的非常迅猛。
人家老大哥那邊也拿出了誠意。
人家就像看看,咱們最近在航發上取得的突破是怎麼做到的。
畢竟他們對這個可是好奇了很久了,而且聽說,咱們這邊在柔性加工領域還取得了重大突破?
這就更是讓老大哥感到好奇了!
要說柔性加工,這個精加工的概念,可是已經誕生了很久了。
不過咱們的路線和歐美那可是截然不同的。
要說柔性精加工這一塊,最牛的就倆國家, 一個是德國,一個是瑞士。
尤其是瑞士,他們的斯特拉克在這方面那絕對是最強的。
沒別的,就是因為他們的銑頭造的牛掰。
要說銑頭這玩意,那絕對是所有五軸數控機床裡最關鍵,最核心的零部件。
這玩意的靈活度,和可靠性,就決定了一臺五軸數控機床生產效率和可靠性。
而柔性加工的裡面,就相當於在銑頭上面加裝了一個可任意方向一動的球頭軸承。
可以讓銑頭在任意方向都能夠靈活的移動。
我們在各種影片裡見到的一臺銑床,把一大塊金屬坨坨,最後各種車削銑之後,加工成金屬骷髏等等各種造型的影片,其實就是在像我們展現人家銑頭的靈活度。
能夠從各個角度完成各種指令的工作。
並且做到極致的精準,最關鍵可是在及其堅硬的特殊合金鋼材的工件上完成這樣的工作。
可考驗的可絕不是銑頭的轉速那麼簡單,就比如斯特拉克的銑頭轉速,不過才最高每分鐘15000。
和動不動就能超過每分鐘30000玩轉的日本山崎,和發那科的機床看起來,資料好像差了很遠。
可問題是,人家的扭矩可比你山崎和發那科的大多了。
這也是為什麼山崎和發那科,要拼命追求轉速的主要原因。
就是因為他們做不到人家的扭矩啊!
而懂行的都知道,這扭矩對機床意味著什麼!
就意味著力氣啊!
這就意味著,加工一塊超高硬度的合金鋼,人家瑞士的斯特拉克機床,可以不用加高轉速,很輕鬆就能在這合金上完成加工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