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實際情況的話,那就可能要打個對摺了。
但即便如此,能夠每年給貧困的農民帶去三五千的額外收入,那也是好事情。
這就是當年國家指定扶貧攻堅計劃的時候,推廣光伏下鄉計劃的一個最佳設想。
當年國內很多地區都推廣過,尤其是在陝甘一帶。
可惜最後的結果卻是雷聲大,雨點小。
只有一少部分的農戶響應了上級的號召,但大多數的農民最後卻都選擇了緘默。
這可能就會讓很多人奇怪了,這麼好的計劃為啥推廣不了呢?
原因很簡單,農民不傻,農民都會算賬。
別看著整個計劃說得好,國家補貼一部分,可實際上農民還是要掏一部分的。
而這太陽能板可不便宜,算上安裝,以及對房屋的改造,這費用怎麼也得萬把塊。
這對農民而言可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而最最關鍵的問題,還就是這些太陽能板的效能太一般。
嘴上說一平米的一塊板,每天八小時能發四度電,可真正做到的卻寥寥無幾。
充其量也就是一兩度電而已,裝幾塊板子的發電量,也就勉強夠自己家用而已,別說什麼賣給電網了。
除非你把你家屋頂都鋪滿了,裝上七八十塊太陽能板,那才有可能。
可問題是,要裝那麼多的太陽能板,可不是什麼人都能裝得起的。
就算有國家補貼,農民自己也得話十幾萬塊錢。
十幾萬啊!這可不是什麼人都能掏得起的。
所以這個計劃,在農村響應的人真的不多。
可是自從大傢伙知道了星光能源推出的這款超搞效率的光電轉化薄膜之後,立刻心裡就都熱乎了。
那些和國企,或者央企合作的大型光電專案就不說了。
你就說有了這個薄膜,這一個光電下鄉的計劃,不就可以順利推廣了。
有了這款薄膜,一塊一平米的太陽能板的發電效率,那就是以前太陽能板的三倍啊!
一塊一平米的板不僅僅能夠達到,甚至還能超過以前最佳理想狀態下光電轉化率的兩倍多。
日均四度電,甚至更多。
家裡裝上十塊板,一天的基準發電量那就是四十度。
這些電不光可以滿足自家的生活用電,還能賣掉最起碼一半多。
如果裝上二十塊,那就能賺得更多。
這要是再下去推廣,恐怕就沒幾個農民會不願意裝了。
畢竟這玩意只要裝上,除了前期的投入之外,剩下的那就是躺著賺錢的事了。
而且這次很多廠子都已經想好了,都無需國家補貼,甚至也不需要老百姓掏錢。
就和老百姓籤合同,用他們家的屋頂,然後讓他們免費用電,最後賣掉之後產生的利潤,大家按照比例分。
這樣做,肯定會有農民願意的。
可能會有人說,那你這回款得多慢呦,怕不是得十年才能回本吧……
呵呵,那隻能說你想得太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