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目的還是天然氣,畢竟這就是一種市場上非常緊俏的能源,能買上好價錢。
至於提純氦氣,那都是有棗沒棗打一杆子,順手而為的事。
至於二氧化碳這樣的氣藏,裡面就算氦氣含量高,可那也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因為你再怎麼開採,主要產出來的也是二氧化碳,幾乎能達到百分之九十都是二氧化碳。
而這玩意雖然工業用途也非常廣泛,但畢竟價格有限,而且每年的用量也非常有限。
也就是用在製造乾冰,滅火劑,人工降雨,制鹼,製糖方面有些作用。
其他方面用途並不很廣泛,而且因為現在社會里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途徑實在太多,所以專門從地下開採,就顯得沒什麼必要了。
而且這玩意還具有非常強烈的腐蝕性,一個不小心就會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
所以雖然很多已經發現的氣藏裡面,雖然氦氣和氮氣的含量都非常高,但卻並沒什麼人願意去開採。
一來開採成本高,二來分離成本高。
但是那是因為他們以前沒有成熟的技術,而現在肖鋒他們掌握的這套BGO閃蒸提氦法,就剛好可以用在這種氣體分離提純方面。
連閃蒸氣都能提純出氦氣來,更何況是這種二氧化碳氣藏啦?
說起這氣藏資源上,可能人們又不得不慨嘆老天爺真是太寵幸米利堅了。
你說為啥埋在他們土地下面的就是經濟價值非常高的天然氣,而且氦氣含量還那麼高呢。
可是埋藏在我們國家土地下面的,卻大多都是二氧化碳氣藏,基本沒多大經濟價值的氣藏。
你說氣人不?
要知道我國本土已查明的大型氣藏就有22處,甚至有一些氣藏的含量,還是世界級的。
就比如在海拉爾盆地的一個大型二氧化碳氣藏,目前已探明的儲量就有上百億立方米。
而且最有意思的是,這氣藏的儲量,每年還在不斷的變化當中。
為啥會這樣,這就和當地獨特的地理環境有關了。
因為這個地區剛好位於一處地幔斷裂帶上,最上面一層是斷裂交錯的花崗岩,支撐起了堅實的地面。
而花崗岩層下面,就是很多蜂窩形的斷裂帶和孔洞。
而這些氣體就不斷從地幔下的岩漿層蔓延滲出,最後被吸附在那些花崗岩形成的大型孔洞裡。
而經過勘探,這裡的氣藏就是‘富含’氦氣的二氧化碳氣藏了。
整體而言,整座氣藏裡面二氧化碳的含量,大概在百分之九十,剩下百分之八是甲烷,百分之一點五是乙烷。
氦氣含量大概能到百分之零點零二左右,相對於我國而言,已經算是‘富’礦了,具備工業開採價值。
而且還能含有一定量的氮氣,說實話如果技術得當,開始非常值得開採的。
但此前,我們卻一直沒有開採。
為啥?特孃的技術不過關啊!
你以為二氧化碳開採那麼容易?這玩意在地下的時候,大多是以液態方式存在的。
一旦開採出來,這玩意又很快會氣化,而且在有電的情況下,這玩意還非常不穩定,很容易變成碳酸,腐蝕開採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