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系車的油耗其實已經降下來了,基本能夠做到也就比日系高那麼一丟丟。
但為啥美系車就是不保值呢!
只要你開三年你就知道了,但凡是又油封的地方,甭管是雪佛蘭,還是別克,統統漏油。
就算三年不漏,五年也會漏,一方面是他們用的密封膠墊質量有問題。
另外一方面,就是因為裝配這一塊了。
話說日系車,在油封這一塊,幾乎可以說是所有車系裡面做的最好的。
不敢說百分之一百都不漏油,但漏油的比率,絕對是所有車系裡面最少的。
甚至就連德國人都感到奇怪,日本人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而這裡面就涉及到日本人最核心的技術,裝配工藝了。
說白了就是你吧幾百上千個零件怎麼組裝到一起,你先裝那個螺絲,擰了幾絲。
後裝了哪個螺絲,擰了幾絲,先擰的那個如果擰重了,那麼後擰的可能在發動機做工的時候就會受力更多更重一些。
如果時間就了,受力更重了這一邊就會自然率先出現老化等現象,這樣就會導致漏油。
還有就是就算你發動機裝的好,可和變速器連結的時候,怎麼匹配,這些都是關鍵。
這同樣涉及到其他零部件受力是否均勻,如果不均勻,就會導致某些零部件先老化,然後就自然而然會出現漏油的問題了。
而在這些細節方面,日本人幾乎是做到了極致。
這就是人家的裝配師傅,一代一代,摸索,傳遞,幫扶,帶領下一代技術師傅,積累然後傳承下來的。
而在反觀我們這邊……
只能用省略號來形容,呵呵兩個字,他們都不配。
同樣的例子,還有德國的蔡司。
你要知道德國蔡司墨鏡片的工人,那已經不能稱之為工人了,要成為大師。
尤其是最高等級的鏡片打磨,那幾乎用的都是同一家的匠人。
而這家的匠人,最起碼都要重事磨鏡片這個行業三代之久……
這個真的一點不誇張……
另外還有瑞士的那些製表企業,尤其是那些名錶的企業,使用的製表工匠,同樣如此。
那些精密的齒輪,加工,打磨,然後再組裝到一起。
那真的是要一個家族,幾代人積累,然後傳承下來的經驗才行。
否則換個人,就是給你同樣的零件,讓你裝,你也裝不出人家的效果來。
走的時間長了,就會出現誤差,這一點在鐘錶界最是明顯。
越是名牌,越是大師傅裝出來的表,走的就越是精準。
甚至幾十年,都不會出現一點誤差。
可如果是普通師傅裝出來的表,能可能走上一年,就會出現十幾秒,一分鐘的誤差。
對於普通人而言,這也許沒什麼。
可是對於那些對精度要求極其嚴苛的行業,那就是不行。
比如這種精密儀器製造行業……
你就比如潛艇上用的各種壓力錶,還有深度探測表,你不精準,那就不行。
因為一丁點的誤差,都可能會帶來艇毀人亡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