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被封殺之後,H公司也有意在國內培養自己的供貨商。
所以現在也有差不多百分之四十的零部件是國內自產的了。
加上自產能有百分之二十多的零部件,可還是有百分之四十多的訂單要轉給日本企業。
但這一次,H公司玩了一招漂亮的移花接木。
他們把其中一部分應該給日本公司的訂單,轉給了原來是水果供應鏈上的國內公司。
要知道這些公司,以前都是專門跟著水果混的。
這些年來,他們或者自研,或者靠水果的技術轉移,其實也掌握了不少生產方面的技術。
說起技術水平,真就並不比日本的零部件供應商差多少。
只不過以前,因為水果的霸王條款,讓他們在國內沒有太多的合作伙伴。
而且前段時間,因為水果轉移供應鏈到東南亞,害的這些供貨商都損失不小。
要不就得花費高昂的成本跑去東南亞建設分廠,繼續給水果供貨。
其實很多廠商都不願意去。
一方面是因為當地的政局不是很穩定,而且當地人也對華資並不太友善。
比如就經常能看到有人打砸燒燬工廠等行為,而且當地的警察嘛,呵呵,三天兩頭找上門來勒索,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第二方面,就是他們也害怕在當地設廠之後,會在當地扶持起一批競爭對手來。
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甘心給人打工的。
尤其是他們這種代加工的企業,其實自身技術含量不太高。
如果讓人摸清了套路,在摸清楚了技術水準,然後人家找出自己的供應鏈。
在報低價,很有可能就會搶走你的水果訂單的。
這樣的虧,以前這幫人都吃過。
可是沒辦法,如果不去東南亞地區開廠,那你就拿不到水果的訂單。
所以為了活下去,很多工廠都捏著鼻子忍了,跑去東南亞開廠了。
而現在,有H公司的人找上門來談合作,並且還願意給訂單。
這些公司又怎麼會不給面子?
水果都這個吊樣了,明顯是日薄西山了。
而且再想想這兩年受過他們的冤枉氣,如果不是看在錢的份上,他們早就不想和水果一起幹了。
現在嘛,呵呵,去尼瑪的吧!
雖然H公司也是一家國內企業,但這家企業和國內的其他那些阿貓阿狗的企業可不一樣。
他們可是很講規矩的,當年為了和國際接軌,人家可是專門引進了西方的管理制度。
所以契約精神是非常不錯的。
對待上下游的供貨商也是非常的規矩,絕對是按合同辦事的典範。
每個週期,說什麼時候給你結款,就什麼時候結款,絕無拖欠。
光是這一點,就和水果看起了。
以前大家之所以沒和H公司合作,一方面是因為H公司的出貨量有限。
就算買的最好的那幾年,也不過是全球第三而已。
另外就是因為和水果之間有協議再身,大家都被水果控制著,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