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不管是三桑,還是特極點,又或者是G通,這些企業都是阿斯麥的股東。
而和他們走的最近的,其實是特極點。
當初正是來自特極點的工程師林本堅的建議,才讓他們在一直被卡住的某個重要環節取得了重大突破。
也正是靠著這項技術的突破,他們才超越了尼康和佳能。
從原來一家半死不活的小作坊,到最後成為完全碾壓尼康和佳能的業界霸主。
而最近十幾年來,尤其是H國的電子產業蓬勃發展起來之後。
他們利用自己光刻機技術上的優勢,對大陸的幾家企業可謂是用盡了各種手段,擺出過各種臉色。
反正最頂級的光刻機,你們是想買人家也不賣給你。
要賣,也是賣給你和三桑,特極點差了三代的產品。
嘿!你還別嫌落後,如果你嫌棄落後,那就不賣給你了。
等到你好說歹說,說通了人家賣給你,對不起,漲價了!
就是這麼霸道,你願意買就買,不願意就滾蛋!
而且他們雖然是把光刻機賣給你了,可裝配的時候,全都得是人家自己的工程師來安裝。
你說我拍個工程師在旁邊打打下手,學點吧,呵呵,對不起,請你們的人都出去。
要不然這機器,我就不賣給你了。
就是這麼霸道!
而且這些工程師來安裝除錯裝置的費用,還全都要你大陸的企業來承擔。
一臺裝置,動輒就給你安裝除錯個三五個月,每人每天的工資,都要小一萬美元。
高階工程師的費用,更是每天都過萬美元。
你還真別以為這很誇張,這的的確確就是真的。
沒辦法,誰讓人家在這方面確實是掌握著絕對的技術優勢呢!
人家現在都在研究3奈米制程的矽基晶片了,而咱們國內自產的光刻機,卻連28奈米制程都還沒攻克呢。
和人家差的可遠遠不止三代那麼簡單。
沒辦法,為了能夠迎頭趕上,不被人卡脖子。
所以以前,咱們只能是捏著鼻子忍了。
就比如前段時間,就花了12億美元,結果買到的卻是……
算了不能多說了……
曾經有段時間,咱們的某些公司也發現了一個漏洞。
如果實在受不了阿斯麥的氣,那就偷偷從日本人哪裡買二手裝置。
雖然是二手裝置,但也比咱們自己的先進,最關鍵是足夠用了。
而且雖然日本人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但最起碼人家能把面子功夫做到了。
在售後服務這一塊,人家絕對槓槓的,可不像這幫荷蘭佬一樣,就會漫天要價。
不過可惜,好景不長,雖然咱們也幾家日本公司也有過一段蜜月期。
但可惜後來這件事被世界老大和阿斯麥給發現了,然後就聯手給日本人下了最後通牒。
那些二手裝置的交易,也只能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