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那些暫且不說了,就說在電子科技領域。
谷歌,甲骨文,新能源車領域有特斯拉,機械熱處理領域有霍尼韋爾,這些公司哪個拉出來,不是讓後人仰望的大企業?
所以咱們接下來的階段,其實就不要說什麼趕超。
其實咱們要做的就是夯實基礎,把原本那些大而不強的公司,給把基礎夯實了。
從基礎科技上起步,進行追趕。
啥時候咱們能把那些大公司,真正的變成強公司,成為行業領袖。
等到那個時候,哪怕咱們GDP的資料還沒追上人家,但咱們也有和他們相抗衡的實力了。
這個道理,其實大家都懂。
但真正要落實,讓人去做,那可就沒那麼簡單了。
畢竟咱們國內的很多大公司,靠著市場資源,以及國家政策的保護,賺快錢都已經賺慣了。
所以那些企業,更喜歡做的是,去開發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
然後換一種方式,繼續去賺快錢。
而你讓他們真正幾十億,上百億的砸出來,去和最硬核的技術死磕。
呵呵,恐怕沒幾家公司願意真正的去做。
這一點,就從最近一段時間,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買菜事件就可見一斑。
前些日子國內的幾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調整戰略,開始進入賣菜市場。
搞起了送菜補貼服務,這個業務一推出來,就遭到了全國老百姓的口誅筆伐。
大家紛紛馬這些巨頭們不長記性,人家米國的企業家們,都忙著造火箭,上火星。
要不就是研發量子計算機,去搞人工智慧呢。
這些都是未來可以造福人類的東西,雖然每年要砸不少錢,可人家卻真正在踏踏實實在做。
可反觀你們在幹什麼?
一個二個卻砸了幾十億,去和小菜販們去搶飯碗。
甚至上面都已經發文批評了這些巨頭,讓他們不要在意那些小販們的飯碗,應該把目光聚焦到星辰大海。
可這幫傢伙怎麼做的?
依舊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德行,反正你說你的,我搞我的。
只要國家不叫停,我就繼續幹。
什麼臉面?什麼造福人類?哪有每年財務報表上面的資料來的香啊!
對他們而言,只有賺錢才最重要,至於什麼社會責任感……
什麼科技公司應該有的情懷……
什麼星辰大海……呵呵……不存在的……
也正是這幫傢伙的一系列騷操作,是讓國內的很多人對他們死了心。
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更是爆出訊息。
據說某金融科技公司,居然要求他們前兩年創辦的少林寺科研院自負盈虧之後。
這個訊息一傳出來,立刻就在科研圈子裡引起了軒然大波。
這家公司居然讓一個科研機構自負盈虧!!!
而且這才是一個剛剛成立了兩年的科研機構!
如果你要是隻想著賺錢,那你當年成立這個科研機構幹什麼呢?
但凡是搞過創投的,又有誰不知道,搞科研那根本是燒錢,你決不能指望他賺錢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