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這些,這些西方媒體的記者,和他們的代言人,心裡就是五味雜陳。
接下來他們將會面臨兩個選擇。
要麼就是繼續對抗,要麼就是選擇合作。
選擇合作的好處自然不必說了,這麼一種劃時代產品的出現。
註定就將帶來一次產業革命,如果你不能跟上這次革命的步伐。
那說不定你就會被淘汰……
如果你能跟緊了這次產業革命的浪潮,那麼也許在下一個時代裡,你的國家還將繼續能保留在發達國家的行列。
而如果選擇對抗……
除了世界老大,他們這些人裡,誰能有抗衡人家的本事?
所以這時候臺下的西方記者們,可以說心裡大多都是五味雜陳。
姚志廣看著前面的幾個日本記者,這時候他們已經給國內的老闆們打完電話了。
而看到於總在介紹完了小艾之後,這些日本人也陷入了平靜。
這時候他們都是大眼瞪小眼的狀態,因為大家都沒什麼問題好問的。
小艾這個人工智慧的出現,可以說已經顛覆了他們對人工智慧領域的認知和想象。
此前日本人可以說是最早進入機器人制造這個領域的。
可惜日本人選的都是硬體的方向,所以他們的機器人早早就已經可以跳舞,甚至踢足球了。
只可惜他們一直沒能在商用領域有所突破。
一方面是因為現在機器人在家用領域的應用場景實在不強。
此前也苦於網路的限制,另外就是在軟體程式設計方面。
日本人在工控軟體領域技術確實很強,但在人工智慧這一塊,他們已經被遠遠甩下了。
或者說,他們此前認為這個領域並不重要。
而且就算是有進展,也只可能是米國人率先取得突破的。
而已他們和世界老大的盟友關係,那麼從米國哪裡搞到人工智慧也不是什麼難事。
大不了就是閹割版唄,那也足夠他們用了。
因為他們很滿意在現行全球體制內的江湖地位。
前些年哪怕是H國GDP資料超過了他們,可日本人也並沒太慌張。
因為他們也知道,這不過是H國的正常經濟體量應有的表現。
但如果說到真正的硬核資料,H國就不太行了。、
你比如在工業和材料領域,他們很多都要從日本進口的。
所以日本只要卡住產業鏈的上游,那麼就可以安枕無憂了。
可是現在,當看到H公司居然一連拿出兩款劃時代的產品之後,這下日本人是真的慌了…
這兩款產品,完全覆蓋了硬體和軟體兩個領域。
而這還只是表象,如果把兩者相結合起來,你就會發現,人家在這個領域裡面,肯定已經不知道暗中佈局了不知多少年了。
也就是說,人家領先全世界,可能已經有兩代了……
就甭說什麼碳奈米管晶片了,就說這人工智慧方面。
他們日本就連人臉識別還搞不定呢,可人家已經做出能夠感知人類情緒的人工智慧了。
更可怕的是這背後可是涉及到新的計算機語言,程式設計工具,指令集,作業系統等等一系列的軟體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