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本新書:全球末世:我的房子能升級,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
以前咱們和人家談判,那都得是求著人家。
因為只要你搞自動化生產線,你就離不開他們的控制晶片和程式。
都不用說機床之類的高精尖裝置,就說普通工廠的工控晶片和軟體。
只要你想搞自動化,你就離不開這幾個大廠。
比如一家飲料廠的自動灌裝生產線,又或者是罐頭廠的自動送料機。
還有幾種裝置連線的自動化生產裝置。
你這裝置怎麼配合,生產效率多少,什麼時候快,什麼時候慢。
你的自動化生產線所要面對的種種情況,這些都是離不開工業晶片和工業軟體控制的。
而這幾家裡面,就尤其是以英飛凌最是厲害,幾乎佔據這全世界工業軟體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份額。
所以我們國內有些自媒體之類的經常會說,在世界電子產業界裡沒有德國人的身影。
也沒有日本人的份。
在這個領域,只有我們和米國兩家。
每次聽到這樣自大,並且無知的話的時候,肖鋒就想抽這傢伙幾個大嘴巴。
你以為人家德國人就真的開發不出像非死不可這樣的社交軟體,開發不出某寶這樣的網路商業平臺嗎?
事實上人家根本就不想開發這玩意。
因為人家把真本事,都用到了最硬核的部分,那就是工業生產的控制。
他們生產的軟體,你普通人根本就接觸不到。
而你每天用到的東西,卻根本就離不開人家原發的工業晶片和軟體。
因為你用到的東西,上到手機電腦,下到鍋碗瓢盆。
幾乎每一件只要是工業流水線上上產出來的東西,就都要用到他們的工業新片和工控軟體。
只有他們的工業晶片,和軟體,一條生產流水線才能正常,精確的執行起來。
如果離開了他們的晶片和軟體,你的流水線就是在瓦光鋥亮,那也就是一堆廢鐵。
而以往,咱麼你根本就離不開他們。
哪怕咱們國內有很多機械製造企業,能夠自己設計製造適應各種工廠的流水生產線。
可問題是一到了控制生產線這一塊,咱們就得找人家定製。
咱們倒也不是生產不出來,只不過咱們生產的產品,在效能方面和人家的差距實在太大。
使用他們工控軟體,即省電,還能提高生產效率,你說工廠老闆會因為你的晶片和程式便宜而選你的嗎?
因為一旦貪了小便宜,那可能後面流水線用不了幾天,就趴窩。
這樣一來,帶來的損失,那可就大了去了。
所以沒幾個老闆,願意用咱們國產的晶片和工控系統。
而現在咱們有了新的碳奈米管晶片,也有了相應配套的程式語言的話。
你說,咱們的工控晶片是不是就可以完全的更新換代啦?
有了碳奈米管晶片,有了更強的算力,在配合上人工智慧。
咱們在這個領域,就可以完成彎道超車了。
還有就是軍用的晶片,這就更不用說了。
本來軍用晶片和民用晶片的要求就不同的。
軍用晶片,從來都不追求什麼幾奈米制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