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聽說果汁王這邊,已經開始接洽其他商場運營企業了。
這幾個大型商超也慌了神,很快就主動找上門開始談合作了。
而關於果汁王的開店事宜,肖鋒只是做出了一個指導性的方針,至於剩下的事情,就交給手下去談了。
而他給出的方針也很簡單,那就是開的越多越好。
畢竟這飲品店,不像是飯店,其實市場很大,但競爭卻遠沒有飯店那麼激烈。
圈子裡面形成品牌效應的同行,也就那麼幾個。
而這幾個在果汁王面前,那也就是弟中弟的水準,根本就不是可以正面競爭的對手。
所以肖鋒並不在乎,讓果汁王在業界內形成絕對的領先地位。
而他給果汁王在國內的心裡定位,那就是最起碼開七千家以上。
在米國,果汁王靠著和沃格林聯手經營的模式,已經開了七千家分店。
早就已經把星巴克給遠遠甩在身後了。
而在國內,果汁王依舊同樣要做業界內的霸主。
而且考慮到H國有著十幾億的人口,遠大於米國的人口密度,所以肖鋒認為這讓店開的越多才越好。
不過考慮到他們的飲品價格也不便宜,所以初步設定是七千家起步。
當然也不是一次性就開這麼多,而是現在國內的一線城市,和經濟發達城市開三千家。
然後在慢慢讓品牌從這些城市,向下滲透。
就在名廚的談判團隊,在和全國各地來的商場經營者們談合作的時候。
肖鋒則開始走訪起了幾所大學。
現在生意做的這麼大,而他自然也更加註意人才的培養。
尤其是他重點關注的幾所大學,這些大學可以說是他們公司未來的人才基地。
最關鍵是,從他們公司裡面出來的很多先進理念,可以隨著這些大學生,傳遍全國的學術界。
最近一年多來,國內的學術界,真的可以說是亂象重生。
咱們一方面在和米國打毛衣戰,哪怕米國換屆已經完成,可雙方的關係卻並沒有緩解。
看得出,米國的兩派已經達成了一致,對於咱們的崛起是非常警惕的。
尤其是咱們在科技領域的創新,這可是讓他們又驚又怒。
因為咱們在科技領域的崛起,勢必影響到米國在這個領域的霸權。
而科技方面的霸權,可是米國能夠成為世界老大的三大柱石之一。
所以他們才會千方百計,想要限制咱們在這個領域的發展。
不過讓人欣慰的是,雖然他們對咱們使用了封鎖,打壓等諸多手段。
但咱們也展現出了決心和韌性,你也是打壓,我們就越是要加大投入,一定要搞出自己的替代品。
最近幾年來,咱們在電子科技領域,正在逐步追趕上來。
雖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因為這一次的較量,也真正大打醒了國內很多裝睡的人。
不過在某些領域,我們還是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