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收割完消費者,他們還會收割供貨商,反正他麼那些套路都是玩爛了幾十年的下三濫手段了。
不過對於喜歡貪小便宜的消費者而言,卻非常管用。
他們不知道,他們最開始貪了幾次小便宜,最終卻可能導致大把的菜販和菜市場的倒掉。
最後埋單的都是他們自己。
而肖鋒給陳鍵鋒提出了一個想法,那就是他們從源頭做起。
等到那些網際網路巨頭們,真的認為他們可以對菜市場二分天下,甚至三分天下的時候。
他陳鍵鋒就伺機而動,在從新把菜市場樹立起來。
不過他這個菜市場採用的可是全新的模式。
比如修建全新的透明模式的工廠型菜市場。
比如把那些無土栽培的架子,直接拿到市場裡去。
讓人們可以看著最新鮮的蔬菜,如果想要買,那麼就直接從栽培床上給客人割下來。
就和買新鮮豬肉一樣,現買現切。
一切都是最新鮮,並且最乾淨的。
讓消費者隨時都能吃到最新鮮的蔬菜。
這時候,哪怕成本肯能比以前高一些,但消費者肯定也會接受。
畢竟這樣的蔬菜,對於他們而言,不光是看了個新鮮,還能吃個新鮮。
全程工廠化的生產蔬菜模式,也將從這裡能更加深入的走入人心。
而且從哪之後,他們還可以開放加盟。
尤其是把技術,轉讓給其他地區的蔬菜種植大戶。
到時候他們就可以專心的經營這樣的零售終端。
至於生產源頭,則可以靠技術和加盟來控制住。
有了這樣的優勢,陳鍵鋒的神農公司,就有了可以和那些網際網路巨頭們一較長短的實力。
最關鍵是,他那個家庭個人無土栽培植株,如果能夠大面積推廣成功。
那可將不僅僅是給這些家庭買營養液和種子的生意。
消費者還要裝上他們的APP,這樣才能達到雲種菜的目的。
而一旦成功進入了使用者的手機,那麼今後這個APP,就可以向多方面演化了。
日活量只要超過三千萬,那麼這樣的APP,就絕對又和那幾個巨頭叫板的實力了。
這就是肖鋒給陳鍵鋒和他的神農公司制定的一個長久發展的思路。
而且這條路是註定不會失敗的。
因為陳鍵鋒的背後,是他和他的勸業基金。
還有他在卡拉帕格群島那邊的農業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