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波音,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們的客機,可誰又知道他們在航空領域,那就是標準的代名詞。
多少企業的飛機生產線,那就是他們設計,生產甚至幫忙安裝除錯的……
還有名聲不顯的哈斯機床,這也是業界隱藏的一個大BOSS。
別看市面上很多人吹,米國人都在用德國DMG和山崎馬紮克的機床。
那特麼是民營級企業,可你在NASA,的太空梭,和火箭發動機制造生產線上,能看到德國和日本的機床,那才有鬼。
在那些真正大大國重器的生產線上,你只能看到哈斯的身影。
至於礦業界的卡特皮勒,還有農業界的約翰迪爾,這些都不用說了。
但凡要是在業界混過,就自然知道這兩家企業在業界內的地位。
這還只是硬體方面,至於說軟體方面,那米國就是世界老大,當之無愧的NO.1,這是毋庸置疑了。
客觀來講現在所有電腦,手機,都離不開米國人的發明。
因為近現代的電腦,到現在的智慧手機,就都是米國人發明的。
還有電腦系統,就是微軟開發的,用來程式設計的計算機語言,也是甲骨文的JAVA。
手機方面也是一樣,安卓是谷歌的,IOS是蘋果的。
還有那些設計軟體,從CAD,到EDA,幾乎都是米國公司開發的工具。
所以如果誰要在和你說,什麼米國技術產業空心化,他們完犢子啦。
你可千萬別信他的邪,一定要保持冷靜。
雖然現在世界老大確實在某些方面表現的很掙扎,但人家的底蘊還是非常深厚的。
這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穩住別浪,繼續低調的按照我們的既定步伐去前進。
只要我們不斷的進步,進步的速度夠快,那麼我們就有追上的那麼一天。
而且人家也不傻,真正高精尖的東西,可是死死的攥在手心裡呢。
光是靠這些技術儲備,都夠他們的子孫後代吃喝幾輩子了。
他們今後怎麼發展,是他們的問題。
我們左右不了,也沒必要去關心,現在我們更應該把視線聚焦在自己身上。
我們要把主要精力用來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
而現在咱們的問題是,如何能快速突破中等發達國家陷阱。
可想要突破這個陷阱,那就意味著你要在科技方面有所突破。
可是西方國家之所以能夠形成霸權,靠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技術上的領先和壟斷而已。
而咱們要在科技上進步,從原來的消費客戶,變成和他們平起平坐的銷售者,還掌握定價權那種。
那就意味著咱們動了人家的蛋糕,所以人家必然會想辦法來打壓。
畢竟市場的盤子就這麼大,不可能所有人都坐下來吃肉的。
而現在咱們面對他們的技術封鎖,也一直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畢竟人家祖輩上百年攢下的家底兒,又哪是那麼好追趕的?
要知道咱們用了三十年的時間,走完了他們走過的將近一百多年的路,這已經是相當牛掰了。
尤其是,咱們的情況和日韓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