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波音,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們的客機,可誰又知道他們在航空領域,那就是標準的代名詞。
多少企業的飛機生產線,那就是他們設計,生產甚至幫忙安裝除錯的……
還有名聲不顯的哈斯機床,這也是業界隱藏的一個大BOSS。
別看市面上很多人吹,米國人都在用德國DMG和山崎馬紮克的機床。
那特麼是民營級企業,可你在NASA,的太空梭,和火箭發動機制造生產線上,能看到德國和日本的機床,那才有鬼。
在那些真正大大國重器的生產線上,你只能看到哈斯的身影。
至於礦業界的卡特皮勒,還有農業界的約翰迪爾,這些都不用說了。
但凡要是在業界混過,就自然知道這兩家企業,在業界內的地位。
這還只是硬體方面,至於說軟體方面,那米國就是世界老大,當之無愧的NO.1這就無敵了。
只要你還用電腦,手機,你就離不開米國人的發明。
因為近現代的電腦,到現在的智慧手機,就都是米國人發明的。
你用的電腦系統,就是米國人開發的,你用來程式設計的計算機語言,也是米國人開發的。
哪怕是手機也是一樣,程式語言都是米國人開發的。
還有那些設計軟體,從CAD,到EDA,幾乎都是米國人的工具。
所以如果誰要在和你說,什麼米國技術產業空心化,他們完犢子啦,你完全可以上去抽他幾個大嘴巴。
因為人家只是不在生產低端的產品了,像毛巾,牙膏,香皂這些又累,附加值又不高,還汙染環境的產品,人家是真的不生產了。
但真正高精尖的東西,人家可是死死的攥在手心裡呢。
光是靠這些技術儲備,都夠米國人吃喝幾輩子了。
說實話,以前咱們其實根本就沒心思想要去趕超米國什麼的。
因為技術上的差距實在太明顯了,而後來也是經濟自然的發展,一步步把咱們推倒了今天的地位。
而現在的問題是,咱們其實主要就是想突破中等發達國家陷阱而已。
但那邊這時卻已經把咱們視作為是最大的威脅了,所以才處處加以限制。
這就搞得咱們很被動了,咱們可以說是被動迎戰。
而現在咱們主要想突破對方的技術封鎖,但卻一直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畢竟人家祖輩上百年攢下的家底兒,又哪是那麼好追趕的?
要知道咱們用了三十年的時間,走完了他們走過的將近一百多年的路,這已經是相當牛掰了。
尤其是,咱們的情況和日韓還不一樣。
日韓是已經徹底向他們靠攏過去了,所以米國也沒有對他們進行技術封鎖。
尤其是日本還趕上了冷戰那麼個好時候,為了建好這個對抗的前沿基地。
所以米國對日本可是沒有任何技術封鎖,也正因如此日本人才把握住了機會。
在工業和點子產業兩個領域,大量引進米國技術,從學習到山寨,再到創新,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績。
而南朝國,則是因為米國一看日本這個小弟不太好管了,於是又扶持起一個來對他進行牽制,才造就了今天的南朝國。
而對於我們,那米國方面可是一路封鎖到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