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全世界軍方現在都面臨這樣的難題!
一根火炮的炮管,基本壽命也就是6秒鐘!
很多人聽了這話,可能都會說,你這不是扯淡嗎?
那麼堅硬的鋼材,你居然說他的壽命只有6秒鐘?
可這就是事實,並不是誇張扯淡。
一根火炮的炮管壽命,基本也就只有6秒鐘。
因為火炮炮管的工作環境非常惡劣,一發炮彈擊發出去,炮管內部的溫度最高可以打到3000度,而炮管外面的溫度也會瞬間升到100多度。
長此以往,要不了多久,就算是在堅固的鋼鐵業支撐不住這樣的損耗。
所以一根炮管的壽命,基本也就是450發至500發,就要更換了。
而一發炮彈發射出去的事件,也就是零點幾秒,所以折算下來,一根炮管的壽命,也就只有6秒鐘而已。
這還是德國和米國的火炮平均壽命,而換到兔子這邊,卻因為對火力輸出的瘋狂追求。
所以我們的火炮炮管壽命,基本能比米國和德國的長兩秒,也就是最長可以堅持8秒鐘。
可能有人會說,哇,那這樣的話,我們的冶金技術豈不是很牛掰……
錯!其實之所以要做到比人家長兩秒,完全是因為我們窮,窮,窮!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其實火炮的炮管一般使用大發射400枚左右的時候,炮管其實就已經磨損的差不多了。
甚至有些炮管內部都已經又暗傷了,這樣的火炮其實已經非常危險了。
所以德國和米國,一般當火炮發射到450發的時候,就會強制要求更換炮管了。
而我們這邊,因為經濟實力有限,做不到他們那麼壕,所以只能在冶金方面想辦法。
雖然炮管壽命是比人家延長了兩秒鐘,但說實話後期火炮的威力,卻已經打折扣了。
比如炮**度,射速,射程等等方面都會更容易出問題。
而且當發射數量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還會伴隨這非常高的炸膛的風險。
所以最近幾年,咱們也在慢慢想米國的方向靠攏,也在考慮縮短炮管服役的時間。
而這裡面,其實就涉及到炮管的生產和製造等諸多方面了。
說起這炮管的製造,看似簡單,但要說到裡面的技術含量,其實真的一點不比造什麼航發那樣的大傢伙難度要低。
研發一款炮管鋼,那真的是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並且持續不間斷的投入幾十億,甚至上百億才能出成果的。
咱們的火炮炮管鋼技術,其實一直是遠遠落後於米國和德國的,甚至遠遠不如毛熊和日本。
在這方面,可以說德國一直是遙遙領先的。
這種情況直到,最近十幾年,咱們不斷又留學科學精英回國報效祖國,才有了巨大的改善。
而且因為我們最近幾年,在冶煉方面,尤其是鋼水脫硫這個領域,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
所以我們的炮管鋼鋼材是得到了非同一般的跨越式發展,也正因如此,我們的炮管才有了能比米國和德國火炮壽命多堅持兩秒的底氣。
當然這種行為風險極高,現在軍方也不太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