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今天看到的這個不知道應該叫工業機器人,還是第二代工業機床的東西,已經徹底把楊磊給震驚了。
要知道楊磊並不是一個粗淺的人,他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並且一直都是尖端學科的高階人才。
後來在國內某科研所工作了兩年,見識並且參與了很多國內高階的科研專案。
之後因為要執行進入第九實驗室的任務,然後才被招募進入組織的。
雖然只進行了簡單的培訓,但多年的從軍經驗,讓楊磊在品質方面是絕對值得信任的。
而上面給出的任務也很簡單,就是讓他實時瞭解第九實驗室的科研動向,發展方向,以及最新科研成果,並且在那些方面又合作的可能的。
直到最近楊磊才按照上面的指示和參與了這次的專案,而讓他和組織高興的是,勸業基金這邊的態度。
不但沒有拒絕,反而把他的專案一次就過審了,甚至還說星火科技這邊,原以為他們提供技術上的支援。
要知道他們那款材料,此前已經斷斷續續研發了十年,經濟方面的投入雖然不是很大,但人力資源可投入不少。
最關鍵是這個專案,如果做成,那在很多領域都會讓咱們去的關鍵性的突破的。
而現在就是卡在一些關鍵的技術,和資金方面。
至於這家星火科技,上面更是早就知道了。
事實上,此前當他們拿出碳奈米管晶片給H公司使用之後,就已經引起了上層的注意。
碳奈米管晶片啊!
這尼瑪,絕對是劃時代的東西,華威內部有關人士,在第一時間就把這個訊息上報給了上級。
而上級也很快就派來專家,對這碳奈米管晶片進行各種實驗,檢測了。
畢竟上面也怕搞出烏龍來,因為此前的鬧劇實在是太多帶來,什麼水變氫之類的笑話,可是把不少人鬧得灰頭土臉。
所以誰也不想在搞出個大烏龍!
而這碳奈米管晶片,不管怎麼聽起來,都有著那麼幾分玄幻的味道。
所以上面雖然心裡是欣喜欲狂,但在訊息沒能最終確認的時候,還是沒敢公佈,也不敢輕舉妄動。
畢竟現在咱們被米國人卡脖子,卡的實在太難受了。
尤其是高階晶片這一塊,人家都已經在大面積使用5奈米技術了。
可咱們國內的技術,現在才攻關到28奈米,和人家差了三代。
而且雖然咱們是攻克了28奈米技術,可距離真正能夠成熟量產,那還差的遠著呢。
不過這28奈米,雖然不能解決最高精尖的手機晶片問題,但是不少工業晶片的問題,已經是可以解決了。
比如很多工業用的晶片,或者是汽車上使用的ECU,TCU,這個等級製程的晶片已經足夠了。
但還有個問題就是,即便是28奈米的晶片架構,咱們一樣也是使用的ARM的架構,又或者是X86的架構。
而這兩個架構現在都是米國人控制的。
如果哪天漂亮國那邊要是在提出加大制裁力度,那咱們就算能生產晶片,可是沒了專利授權,也一樣要抓瞎。
所以國家最近兩年,才會加大力度,在晶片,以及配套的軟體領域投入,希望能夠追上來。
只可惜,人家在這些領域的領先可不是一年兩年的,你想要追上來。
沒個幾十年,堅持不懈的投入,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