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米國人已經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了。
早在2005年,到2008年的一段時間。
那段時間,正好是國內經濟蓬勃發展的時期,國內很多公司開始逐步走向國際。
因為國內產能的需求,國內的公司,開始大量的在國際上收購一些礦區。
要不就是收購一些礦業公司的控股公司。
可是後來很快,國內的相關人士就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那就是咱們國內的公司,不管是想要購買任何一家國外的企業,反正總是在收購開始之前,這家公司的股價就會莫名其妙的大漲。
要不就是在收購的時候,對方能夠很精準的猜到,咱們的心裡價位。
反正是咱們買什麼,就什麼東西漲價。
而且咱們的幾大銀行,當時在米國上市,反正總是在季度財報出來之前,外面就已經知道了。
甚至是一些國家部委,剛剛開完會,有些重大的決策還沒有對外公佈,一些外國企業竟然已經就知道了,然後就開始佈局了。
當時咱們的有關部門,也是一度懷疑,是不是咱們內部出了內鬼。
可是後來經過多方調查,發現並不是人員出了問題。
而問題很有可能是出現在了咱們使用的電腦,和手機上面。
不過當時也只是猜測,而等到了08年之後,米國人遭遇了次貸危機。
可是米國的幾家公司,卻很精準的在股市上狙擊了咱們國內的企業,謀取暴利回血。
這就更引起了相當多的關注,而這種情況直到稜鏡門的爆發,也就證實了大家的猜測。
而在那之後,最有名的案例,就是思科徹底從國內伺服器領域被踢出了局,然後就是華威和浪潮進入了大發展的時代。
在那之後,甚至國家機關一度要求購買電腦要排除微軟系統的說辭。
以至於後來大門先生,幾度到國內親自跟有關部門解釋求情……
在聯絡到最近一段時間米國一些公司,頻繁在股市上狙擊國內企業,而且很多都手握石錘,甚至那錘都是實的不能在實的那種。
肖鋒就覺得,這裡面肯定有貓膩,這裡面肯定有一部分資料,是他們透過技術手段竊取的。
不過你沒有實際證據之前,人家肯定是不會承認的。
至於他們說的什麼派大量調查人員去調查云云,你聽聽就得了,那都是糊弄外界的傻子呢。
就算在專業的技術團隊,也不可能從那一點點蛛絲馬跡,來推斷出那麼精確的資料的。
而他們之所以那麼說,一方面是為了故弄玄虛,顯得他們的團隊多專業,技術多高大上。
而另外一方面,其實就是為了掩蓋他們透過技術手段竊取資料的事實。
正是因為前面有著那麼多的系列事件,所以肖鋒對於這些國外的裝置,無論是軟體還是硬體,都是不太信任。
也多虧了他留了個心眼,讓第九實驗室的關鍵資料,不允許使用印表機,列印成紙質檔案。
這才沒有導致過多機密的洩露。
但他相信,還是有相當一部分資料,已經洩露了出去。
但現在的問題是,如果他們真的全面停止使用印表機,那他們有很多檔案就無法變成紙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