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也正因為,這個機器人身上沒有使用滾珠絲槓軸承,這才大大的降低了,他自裝機器人的難度。
如果這臺機器人要是使用滾珠絲槓軸承來控制機械臂的話,那非得把他難為死不可。
要知道現在高精度的滾珠絲槓軸承,可是需要從國外進口的。
而一旦人家覺得你進口這東西,要用在一些不該用的地方,那人家可不會賣給你的。
哪怕你出再高的價錢!
而且工業機床和機器人使用的軸承,對精度的要求,那是非常高的,最高的甚至都要精確到幾微米的地步。
所以價格也非常的昂貴,真要是讓黃海濱出錢去買,哪怕人家願意賣給他,他也買不起太多,因為那玩意實在是太貴了。
而對於手術機器人來說,只要毫米級的精度就已經足夠了。
就比如醫生操作操縱桿,移動了5毫米,而機械臂的末端,其實在病人體內術區的移動距離,也就是1毫米而已。
所以這套機械手臂上使用的驅動裝置,雖然和工業滾珠絲槓軸承比起來,精度是大有不如。
但如果說成本,那可就比工業用的軸承要降低太多了。
要知道工業機床上使用的滾珠絲槓軸承,之所以要那麼貴,還有另外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耐久度必須要高。
你要考慮到工業機床的工作環境,比如現在的五軸聯動機床在加工工件的時候。
工人們可是把一個大鐵陀,直接放到夾具上,讓機床不斷的變幻刀具在鐵坨坨上面切削銑磨的。
在這個過程中可不光是鐵坨坨會受力,鐵坨坨在被修理的同時,還會有反作用力反饋到刀具上的。
如果按照正常的物理學現象,這時候刀具恐怕早就應該彈開了。
可是我們看到的機床加工影片裡,看到的卻是那機械臂夾持的刀具,始終貼合在工件的加工部位在不斷的切削銑磨。
而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機床的計算系統,會根據鐵坨坨的形狀改變,不斷的調整資料,並且輸出指令給電機,讓電機調整輸出功率。
而這個任務最後的執行,可都落在滾珠絲槓軸承上,他要不斷的控制刀具的進深,來調整加工的角度,保證精度。
所以這就是滾珠絲槓軸承最厲害的地方,也是他價格昂貴的原因。
還好在手術機器人上,不需要使用這麼昂貴的配件。
不過雖然這電機,和機械臂控制系統這一塊可以解決了。
那麼接下來,就是成像系統這一塊了,這一塊也同樣是非常不簡單的。
因為手術機器人使用的都是三維攝像頭,這種玩意,就和拍攝IMAX使用的三維攝像機一樣,都是特製的。
而且在這個領域,可以說一直都是米國人稱雄!
哪怕德國和日本的工業科技在牛,可是在這種前沿科技領域,最牛的還要輸米國。
就比如達芬奇使用的攝像鏡頭,就是霍普金斯大學專門為他們設計定製的。
這種鏡頭,能夠將術區放大1015倍,這已經完全突破了人類肉眼的極限,這就大大提升了醫生做手術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