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本新書《我在小白文裡升級》,懇請各位書友給點收藏,推薦,留言!螞蟻叩謝!
****************
說到這就不能不說,這手術機器人最初的設計理念了。
其實手術機器人誕生之初,並不是面相廣大普通老百姓的。
他最初的設計理念,其實是為戰爭服務的。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米國的一幫專家,就在有官方背景的斯坦福研究院,開始研究手術機器人。
不過最初支援這個專案開發的卻是米國的國防部,而他們的終極目的,就是想讓這些科學家開發出一款,可以讓士兵們,在戰場上操作的機器人。
他們對這種機器人的要求,就是操作簡單便於攜帶。
甚至如果可以的話,那麼就可以讓醫生遠端操作,來幫助戰場上計程車兵完成手術,從而達到救治士兵的目的。
畢竟在前線那樣的環境下,想讓醫生安靜的工作救人,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這個想法很是異想天開,也非常大膽,並且能夠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想到這樣的方案。
你不得不佩服人家米國人腦洞大,當然這可能也和當時他們國內主導的星球大戰計劃有關。
當時這個專案,從米國國防部手裡拿到了不少的專項資金。
只可惜到90年的時候,因為前蘇聯解體,星球大戰計劃也就終止了。
而這時米國國防部也不得不縮減開支,於是在90年代後,這個專案就很少能從軍方那邊拿到資金了。
不過很快軍方有透過他們的關係,幫忙聯絡上了米國國家衛生院,由這個機構,繼續對這個專案進行注資,展開研究。
因為有著強大的財力支援,再加上米國也有著無數的科學精英,所以這個專案很快就有了進展。
不過當時參與專案的一個科學家,弗雷德裡克。摩爾博士就對這個專案非常感興趣,他多次對專案組提出申請。
要求把這個專案的初代產品,拿出來進行民用,這樣就能達到最大商業化的目的。
可惜此前,一直沒有獲得批准。
知道1994年,他自掏腰包購買了初代機器人的所有智慧財產權,並且在1995年成立了直覺外科公司,然後在1996年就把這個初代產品包裝,推出上市了。
米國人竟然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搞出了這樣的機器人,由此可見米國可怕的技術底蘊與實力。
而且人家還在原來的基礎上不斷的更新迭代的在深入研究。
比如在2006年的時候,他們就推出了第二代產品,到2009年他們又推出了第三代產品,2014年的時候,第四代產品問世。
到前幾年,直覺感官公司的第五代產品,都已經開始行銷全世界了……
而當初米國的科學家在設計這款機器人的時候,主要考慮的就是要在戰地等惡劣的環境下使用,所以在機械手臂方面的要求,就要比工業機器人高。
所以他們想了很多辦法。
比如講整臺裝置分成了三個部分,一個部分就是醫生控制檯,機械臂系統,以及成像系統。
醫生控制檯,顧名思義就是醫生們操作裝置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