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就說這永磁同步電梯? 原理很簡單? 就是在電梯井上方一個同步電機為主的曳引機,對轎廂進行拉拽,下放而已。
可轉子裡面放的永磁體,其實就是一塊永磁合金。
而咱們國內的永磁合金質量? 就不過關? 和歐美日本的根本沒法比。
尤其是現在主流的汝鐵硼永磁鐵,咱們的冶煉技術距離國際頂尖還是有段距離的。
這其中就涉及到了粉末冶金方面的技術,咱們做出來的永磁鐵,在品質上就比日本和歐美產的要差很多。
尤其是這種要用在電梯曳引機裡面的轉子材料,對永磁鐵的要求就更高。
要求更加耐操抗造就暫且不說? 就是耐腐蝕性,以及應對各種複雜的環境? 保持長期高強度的工作,而不消磁? 這就是一種非常難的任務。
咱們國內也有那麼幾家電梯生產製造企業,比如巨人等等? 也能自產電梯。
可是他們的電梯? 在此前的房地產大潮中並沒能廣泛被國內各大地產商接受。
為啥?就是因為他們的電梯質量不行? 這其中曳引機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拉拽不力,隔三差五就出現把人困在電梯裡的情況。
雖然也經常會找他們去修,但就是修不好,於是久而久之國內的電梯名聲也就不行了。
“……此前我們就和理工大學成立了一個聯合專案小組,專門進行特殊金屬冶金的攻關……”
“前不久,我們終於是在這個專案上有所突破,我們的實驗室合格率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一百。”
“最近正在進行量產化實驗,一旦這個步驟順利完成,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能真正的攻克曳引機的難題了……”
李西周說起這話的時候,也半點沒客氣,甚至還帶著幾分的自豪。
而肖鋒他們也沒想到,這位看似不太起眼的李老闆,居然還知道和理工大學展開合作。
知道科研與實際相結合,看來這位李老闆的層次,可比國內其他很多老闆要強得多嘛。
“那這種永磁體的智慧財產權?”
何小君非常擔心他們一旦投資了這個專案,萬一後面這智慧財產權方面在產生什麼糾紛。
其實國內很多搞實業的老闆,也並不是不知道科研與實際相結合的結果。
其實很多老闆,也曾經和大學聯合組成過實驗室,一起攻關過一些材料方面的專案。
可問題是一旦出了成果,這成果到底怎麼分配就成了問題。
這樣的專案,此前大多都是老闆們出錢,學校出人,之前一般都說好了一人一半,或者按比例分配等等。
可是後來一旦出了成果,某些人一旦見識到了這成果能夠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
那麼這些人,就會起了歪心思,要麼想分的更多,貪心的更是直接把投資的商家給一腳踢開。
要不就是打官司,最後如果打不贏,那他們就耍手段,玩暗度陳場的一套,悄悄把成果賣給多家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