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斌點點頭,道:“他的功夫我也是極佩服的,只是畢竟人力有時而盡,劇戰之下,失血過多,確然是極致命的。只是如何又扯上了唐周?他又是為何自殺的?”
褚燕擦了一把眼淚,向郭斌解釋了起來。
原來,這些人都是唐周埋伏在太平道內的臥底,他們以顛覆太平道為最終目標。想來當初唐周夜中潛入廣宗城,擾亂張角的心神是一,聯絡這些手下是二。
在郭斌與張梁等人密室商議之時,他們便有人偷聽了去。因此方可以提前制定計劃,提前行動。他們見張梁已經與官軍商量好了,要接受招安,而黃巾上層則要突圍到太行山中繼續傳道,心中知道,今夜便是最後的機會,於是便準備發動叛亂。他們一面派人圍殺張梁,一面在軍中宣揚張梁要棄了城中眾軍,獨自突圍而去,禍亂軍心。
這還不算,他們竟聯絡太平道中高層,煽動他們起來一齊反對張梁。
他們覺得,只要將主將張梁擒住或是斬殺,便可以戴罪立功,得到朝廷的諒解。螻蟻尚且偷生,而況人乎?許多黃巾軍將領寧願跟著士兵們去塞外,也不想再跟著張梁到太行山中打游擊了。黃巾起義的失敗,已經讓許多人心灰意冷。
前去圍殺張梁的人雖未成功,煽動士卒的人成果卻是極大。
本來普通士兵中,許多人便是被裹挾而來,參加黃巾軍那是被逼無奈。如今大軍圍城,十幾萬人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幾近絕望。因此,他們是極為盼望得到朝廷招安的。而受到蠱惑的他們,認為張梁要以城中的普通士卒為餌,獨自突圍而去。
因此,廣宗城中經過鼓動之後,可真的算是炸了營了,許多前去穩定人心的首領也被陷了進去。誰都沒有想到,真正的唐周手下僅有十幾人,卻能鬧出這麼大的亂子。非但許多高層將領受到了他們的蠱惑,城中的十五萬大軍更是吵著要將張梁擒了交給官軍,以求戴罪立功。
人性有時候就是這麼醜惡,張梁可是一心想要保全他們的人啊!看來,“不明真相的群眾”的破壞力也是極大的。張梁見了這局面,兼且身受重傷,心知無能為力,況且這不正是他想要的結果麼?兄弟們接收招安,去塞外繼續過平平淡淡的生活,而一眾高層則前往太行山中謀生存。
當下,張梁便以一人之力拖住一眾近乎癲狂的黃巾士兵,讓張牛角和褚燕帶著近三百太平道的鐵桿教眾突圍出城。
他們這些人武功極高,三百多人形成的破壞力也是極大的。不過他們並無戰心,張梁囑咐他們不要戀戰,一路向北突圍,進入太行山之後,才算是安全,同時也要他們派人去通知早已突圍的張寶,事不可為,要他去太行山中聚會,留下太平道的一點火種。
郭斌拉著褚燕,急切地道:“張梁還沒死?他是不是還在人世?”
褚燕登時哭得像個孩子,道:“我帶著大家從縣衙後門突圍,心中不忍,轉頭往回看的時候,人公將軍他,他便自刎了!嗚嗚嗚...”
郭斌心中一絲僥倖也隨之破滅。他心中知道,張梁便是能活下來,也不可能被朝廷容忍。廣宗城內的大軍一平,黃巾軍主力便算是覆滅了,朝廷行事也再不會有顧忌。因此,該殺的必然要殺一批。
張梁算是此次黃巾起義的首惡之一,無論如何是不可能得到朝廷原諒的,郭斌也清楚這個道理,所以才對他說:“中山、上黨等地山嶺縱橫,豈非英雄棲身之所。”這是要提醒他,讓他帶著黃巾軍的上層骨幹,到太行山中避難。
看來張梁也聽明白了郭斌話中的意思,這一番佈置便是為了手下的一眾鐵桿太平道人可以趕往太行山去。猛然間,郭斌方意識到他當初所說的話中的漏洞,嘆了口氣,對褚燕道:“看來還是我連累了人公將軍。”
揮手止住張口欲言的褚燕,郭斌繼續道:“人公將軍怕是自始至終都沒有想過要到太行山去,他早就打算與廣宗城共存亡了。”
褚燕驚道:“什麼?不可能的,人公將軍豈會把我等扔下不管?”
郭斌瞭然,他知道褚燕想錯了,以為張梁所謂的突圍到太行山都是假的,是為了穩住手下的權宜之計。當下嘆了口氣,道:“若是經過我的招安,城內黃巾大軍的高層一夜之間便不見了蹤影,朝廷豈會不對我起疑心?而只要人公將軍死了,事情便算是有了個交代,也不會牽連到我身上了。”
登時,褚燕被驚得默然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