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重生東漢末年 > 第二百三十七章 塞外之戰 (五)

第二百三十七章 塞外之戰 (五) (第2/2頁)

騫曼忙斂去洋溢在臉上的笑容,道:“我軍此次南下攻略塞外三城,動靜極大。臨近三十餘個部落,竟集合了近五萬人,大軍南下,訊息自然是瞞不了人的。而漢人的塞外三城既是貿易城,各地商賈雲集,訊息流通自然是極迅速的。想來對於我大軍南下的訊息,他們已然曉得了。”

和連緩緩地道:“你是說,今日夜中這兩次偷襲,便是塞外三城的那些漢人所為?”

騫曼忙道:“父汗英明,我五萬大軍分成三路南下,號十五萬。旌旗蔽日,氣魄滔天,試問草原上還有哪個部落竟如此不開眼,敢前來找麻煩?定然是漢人得知了我大軍的訊息,特意派兵前來阻滯我軍的。”

和連滿意地點點頭,道:“不錯,我兒這一番見識,果然很有長進。看來最近讓你帶人去漢人的城池做貿易,果然是長進了不少。”

得了誇獎,騫曼自然是滿心高興。

只聽和連繼續對他道:“那麼你說說,這一次,我軍該如何應對呢?”眾將一看這架勢,分明是藉著此次機會,要考一考騫曼的學問了。當下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只靜靜地等著騫曼回答。

騫曼打小便混跡鮮卑上層,於勾心鬥角那一套自然是熟極而流,對於和連的意思,他哪裡有不知道的?當下收攝心神,斟酌了一下詞句,方道:“以兒臣看來,既然漢人派兵來襲,我軍自然要小心應對。父汗常常教育兒子,行軍做事應當穩重為上,兒子以為應廣撒斥候,五十里內要一概掃蕩清空,不能給敵人絲毫機會。”

頓了頓,又說道:“明日裡我軍便到了升龍谷,升龍谷中地勢雖不甚先要,可敵軍若據高處而共,依然需頗費些手腳。故依兒子的意見,應當穩重行事。”

和連聽了,不置可否,道:“哦?那依你之見,明日裡應當如何穩重行事?”

騫曼道:“升龍谷長而窄,極易受到敵軍打擊。兒臣以為,應當先命人迅速佔領兩側高地,然後命令大軍分作三段,先令先鋒軍出谷,待其扼住谷口,留下後路大軍守住入口處,眾軍主力方可緩緩透過。”

和連看了下首的一個漢人儒生打扮的人,微微點頭,道:“秦先生,你以為如何?”

那秦先生捋著下頜稍稀疏的長鬚,以手中拿著的一卷《孫子兵法》拍了拍大腿,見帳中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方搖頭晃腦地道:“大公子所言,深合兵法之道。微臣也認為,此次來襲之敵,必是塞外三城中的漢軍。不過,至於如何應對,微臣這裡卻有一點小小的建議。還請大汗見納。”

和連忙擺擺手,誠懇地道:“先生曠世大才,所說的必是好的。若有什麼事情,千萬不可有顧慮,但講無妨!”

秦先生似乎很是享受如今受人矚目尊崇的感覺,待沉吟了良久之後,將眾人的胃口吊足了,方開口道:“兵法有云,所謂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故能示之不能,不能示之能。敵軍如今既來騷擾,便說明我軍之動向,他們已然確知。故,這一番騷擾,便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和連看著秦先生搖頭晃腦、之乎者也,卻是雙眼放光,顯然極吃這一套。身為鮮卑一族的大單于,自然要胸懷天下,而不避胡漢地任用賢人,自然能更好的體現出自己的胸襟氣魄。這個秦先生在中原鬱郁不得志,學問卻是極好的,自從投效部中,幫助和連很是整頓了一番部中。不說別的,單單是這效仿中原的一套禮樂制度,便讓和連很是嚐到了一番上位者的暢快。因此,對於秦先生的意見,和連一直都極為重視。

當下,他擺出一副禮賢下士的樣子,問道:“敢問先生,到底是何原因呢?”

秦先生心中對和連的態度極是滿意,遂搖頭晃腦地道:“依照微臣看來,第一,是想要使我軍步步為營,以遲滯我軍前進之步伐;第二,是想要拖垮我軍,使得我軍便是到了三外三城,亦是無力攻城。到時候銳氣既失,想要攻克堅城,便是難上加難了。”

和連忙道:“先生所慮甚是,那依先生之見,我軍應如何應對呢?”

秦先生道:“這兩個原因,其實都暴露了一個問題,那便是塞外三城對於我軍此次南下,準備不夠,實力不足。既然他不想讓我們儘快抵達,那我們反而應當加速行軍,以期趕在他們準備停當之前發動攻城。”

最新小說: 登基日孕吐,全皇朝都在找孩子他爹 史書三國傳 朕即大宋 大漢,達咩 大魏芳華 大明太師 天命唯漢 寒門軍神 醉入紅樓 大明次子 三國模擬器:這個馬謖太穩健了 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 扼元 大人,得加錢 開局推演,美利堅大亨 紅樓之挽天傾 明末最強族長 大乾第一青樓少主 北宋之天生反賊 小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