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重生東漢末年 > 第二百一十二章 定計

第二百一十二章 定計 (第1/2頁)

在蒼莽的大草原上,一行人放緩馬速遷就著運送物資的馬車,向東緩緩而去。若是從天空俯瞰大地,便可看到隊伍的四周佈滿了斥候,前面最遠處,甚至達到了五十里外。

這條商路,是張世平與蘇雙往京師洛陽運送物資慣常走的路,前期的路況和一干遊牧部落的訊息,都已經編輯成冊,呈到了郭斌手中。因此,這一路行來,雖是在塞外,卻是安全平穩得緊。

郭斌此行非但要運送物資去塞外,還要親自看一看塞外三城的建設情況,只有親身體驗了,心中有數,才可以為下一步的發展立定策略。不過,既然閒著也是閒著,大軍行進又不快,趁機練練兵也是好的。故此,他將指揮權交給關羽,讓他按照戰時行軍的標準嚴格要求部下。

因此,原本七百人的隊伍,關羽竟撒出去了近百人作為斥候。也是這七百人都是久歷戰陣的老兵,其周身的裝備、胯 下的戰馬,以及訓練都是極好的,故此人人都是精銳,人人都做得斥候。

正在關羽與張飛二人,一正一副忙著折騰手下的一幫兒郎之時,郭斌卻正與戲志才、郭嘉二人盤腿坐在一輛空著的馬車上談論草原上鮮卑人的情況。

戲志才道:“鮮卑人本東胡別支,秦漢之際為匈奴人大單于冒頓所敗,分別退保烏桓山和鮮卑山,均以山名作為族名,形成烏桓族和鮮卑族,受匈奴人所奴役。當初大漢朝廷尚不知有此一族,直到建武二十一年(公元四十五年),鮮卑人隨著匈奴人寇略邊地,我朝方曉得這麼一個民族。”

“後來檀石槐被推舉為部落首領,隨即逐漸統一鮮卑族各部,趁著大漢將北匈奴逐出漠北之際,他們乘虛而入,將長城以外盡數佔領。”戲志才舉起手中的皮質酒囊,飲了一口囊中上等的英雄血,順手擦了一把滴落到鬍鬚上的酒漬,繼續道:“據人傳言,這個檀石槐長大勇健,智略絕眾,他制定法令,審理訴訟,沒有人敢違犯。再加上此人處事公正,故很得其部中百姓的擁戴。”

郭斌與郭嘉兄弟二人聽得很是認真,既然要在塞外立足,那麼瞭解一點鮮卑族的歷史,還是極有好處的。

只聽戲志才繼續說道:“檀石槐自統一鮮卑,雄霸塞外以來,屢次舉兵犯我邊地。永壽二年七月,檀石槐親帥三四千騎兵,侵犯我雲中郡;後來,延熹元年至延熹六年,鮮卑人多次犯邊,搶劫財物,擄掠百姓;延熹九年,(公元一六六年)夏天,鮮卑人勾結南匈奴、烏桓一起,分成數路大軍一同入塞,或者五六千騎,或者三四千騎,總共幾萬兵馬,進入沿邊的九個郡,並且殺害擄掠官吏百姓。同年秋,鮮卑又率八九千騎兵入塞,聯結東羌、沈氐、先零等共攻張掖、酒泉,北方沿邊地區深受其害。”

郭嘉憤然道:“難道就看著鮮卑人如此作惡,我大漢朝廷竟沒有反抗不成?”

戲志才道:“自然不是,為了平息叛亂,朝廷以張然明為護匈奴中郎將,監督幽、並、涼三州及度遼、烏桓二營。南匈奴和烏桓聽到張然明率兵到前線時,便率眾二十萬口投降,唯獨鮮卑人遠遁漠北。”

張然明指的是東漢後期赫赫有名的將軍,然明是他的表字。他是漢陽太守張惇之子,東漢時期名將、學者,涼州三明之一。

“朝廷因鮮卑人常年侵略邊地,又苦於無法掌控,便派遣使者出塞,打算封檀石槐為王,並與之和親。”戲志才的聲音平靜無波。

郭斌恨道:“分封、和親,最是無能之舉!”

只聽戲志才繼續道:“不過檀石槐非但未曾接受朝廷的晉封,反而對邊地的侵犯和擄掠愈加猖獗。他將自己管轄的地區分為三部:從右北平以東,直至遼東,連線夫餘、濊貊(音huì&nò)等二十多個城邑,為東部;從右北平以西,直至上谷郡的十多個城邑,為中部;從上谷郡以西,直至敦煌郡、烏孫等二十多個城邑,為西部。每一部設定一名首領管轄。”

郭嘉道:“那鮮卑人又是怎麼分裂的?”

戲志才道:“光和四年,檀石槐去世,他的兒子和連繼任首領之位。和連才力不及其父,性又貪財,處理事務不公,各部遂漸漸叛離。”

“就是在這個時候,西部鮮卑脫離了其掌控嗎?”郭斌問道。

戲志才回道:“確是如此。”

郭嘉插口道:“那麼我們此時豈不是正行走在中部鮮卑境內?卻為何又沒有鮮卑人前來阻撓呢?”

戲志才道:“鮮卑人遊牧為生,其心中並無確切的疆界概念。況且張世平與蘇雙二人久在邊地行走,識得幾個鮮卑酋長,卻也並不稀奇。據我所知,此地是和連的侄子蒲頭所管轄之地,那蒲頭久慕中華文化,常常去塞外三城進行貿易。又因為西線商路經過其屬地,張世平便與其建立了極好的貿易關係,故此這一路行來,暢通無阻。”

郭斌道:“那個和連,是怎麼回事?”

最新小說: 一品神探總想把我拐回家 王妃她以毒服人 漢室可興 明末第四天災 我的葡萄牙帝國 質子為王 任意門:開局點化秦始皇 嫡女不純 朕要出逃 快穿之線上虐渣 嫡女貴不可言 五代第一太祖爺 五代十國之南唐攝政王 三國:我幫劉備種出萬里江山 藏淵沉凰 大唐:開局被屠村 大秦之羅網之言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 重生之冷帝寵後 海上升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