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重生東漢末年 > 第二百零九章 手段

第二百零九章 手段 (第1/2頁)

呼廚泉經常來往太原,故對太原城中的一眾大小官員尚算熟悉。便由郭斌陪同,前往太原郡太守與幷州刺史丁原處拜訪,剩下的官員,則由他自己帶著一干手下逐一造訪。而待他出了幷州刺史府,丁原便拉著郭斌到了書房。

書房中並非空無一人,王允、戲志才、郭嘉,甚至張楊也在。戲志才與郭嘉在王越的護衛下率先帶著前去的一干民夫返回太原,途中因有王越的護衛,再加上幷州民風剽悍,便是民夫對付起一般的山賊來,那也是毫無懼色。況且沒有驚動匈奴人,故他們的返程之路尚算得上平穩。

待眾人坐定,丁原便迫不及待地追問起此去匈奴營中的一干後續事情。遭遇羌人使節團的事情,自然是早就由戲志才向他作了報告。北宮伯玉的使者出現在匈奴的王庭,這是一個極重要的訊號,說明羌人有意聯絡匈奴部落。

匈奴人目前的實力雖大不如前,可其幾百年來作為大漢王朝北邊最強大的敵人的傳統聲威卻仍然不容小覷。因此,幷州的軍事佈局勢必要進行調整,朝廷對幷州事務的各項撥款,肯定也要有所傾斜。

雖然聯絡匈奴人的計劃並未成功,可他們既然能聯絡匈奴人,自然也會聯絡鮮卑人。

而北宮伯玉一旦聯絡到了鮮卑人,事情可就不簡單了。鮮卑族是繼匈奴之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遊牧民族,興起於大興安嶺。關於鮮卑族的起源,最為廣泛的說法,是起源於東胡。《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和《十六國春秋》均說鮮卑就是東胡的餘部。《史記索隱》引東漢胡廣雲:“鮮卑,東胡別種”,更證明鮮卑來源於東胡。

秦漢之際,東胡被匈奴冒頓單于打敗,分為兩部。公元四十五年鮮卑跟隨匈奴侵擾邊境,鮮卑才作為民族實體被中原王朝所知。公元九十一年,受到東漢和南匈奴打擊的北匈奴被迫遷往中亞,從此退出東亞戰場,因此在廣袤的蒙古草原上形成了極大的勢力真空,鮮卑族便趁機佔據了蒙古草原。

公元二世紀中葉,檀石槐率部統一鮮卑各部,在高柳北彈汗山建立王庭,向南劫掠沿邊各郡,北邊抗拒丁零,東方擊退夫餘,西方進擊烏孫,完全佔據匈奴的故土,東西達一萬四千餘里,南北達七千餘里。

然而,四年前,檀石槐單于去世,享年僅四十五歲。他的兒子和連繼任首領之位,統領強大的鮮卑一族。然而,現任的鮮卑大單于和連,既無才力,性又貪 淫,斷法不平。因此,很是不得民心,人眾叛者居半。

不過,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若是叛亂的羌人真的聯絡上了鮮卑人,以鮮卑人素來不將大漢王朝放在眼中的秉性,再加上他們好戰的生活方式和極大的規模性,那麼大漢的北疆便危險了。

因此,郭斌此番前去匈奴部中的前因後果,需要完完整整地向天子報告,以便朝廷做出合理的判斷和及時的應對。關於郭斌前往攻殺北宮伯玉使者的一干後續的計劃,丁原也早已知曉,只是事情是否真的按照原來的計劃進行,到底最終是如何解決的,他尚不知道詳情。

這些事情,自然也是提心吊膽為郭斌擔心了幾日的戲志才與郭嘉極關注的。

當下,郭斌便在書房之中,將自己如何命令關羽突入羌人營地,如何斬殺北宮伯玉的使者,如何將匈奴人拖下水,又如何與羌渠達成了共識,甚至與匈奴部落建立起了互利共贏的貿易關係的經過詳詳細細地說了一遍。其中驚險之處,便是久經戰陣的丁原和張楊亦要膽戰心驚,戲志才等文官,更是緊攥著拳頭,手心後背全是冷汗了。

待得郭斌講完,王允目露精光,看向郭斌的眼中滿是讚賞,開口道:“潛陽真乃國士也!大漢有臣如此,當真是幸運得緊。”

丁原點點頭,道:“不錯,潛陽有古人之風,此舉不在當年班仲升之下!”

班仲升,指的是班超。所謂“投筆從戎”以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說的便是他。他的長兄班固,是《漢書》的作者,也是“漢賦四大家”之一,《兩都賦》開創了京都賦的範例,列入《文選》第一篇。

郭斌聽了,只有笑著連連遜謝。

此時,戲志才開口道:“忠有一事不解,不知當講不當講。”

郭斌看了他一眼,尚沒有說話,一旁興趣正高的丁原便開口道:“志才有何事情,但講無妨。”看來,戲志才前來太原這幾天裡,與丁原相處地還不錯。金子到了哪裡都會發光,戲志才學識卓越,思慮周祥,為人又極謹慎,得到丁原的賞識,也絲毫不會出人意料。

見丁原如此配合,戲志才道:“適才主公所言,要在太原城外建一處榷場,以之與匈奴人進行貿易。可是這處榷場要建在何處?要怎麼建?以什麼樣的名義建呢?”

王允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郭斌卻為他的一句話暗暗叫絕:“這個軍師的表現要給滿分,此次與匈奴人的貿易,其他的都好說,最難得的,就是這個榷場的建立。”

最新小說: 穿越三國之我的兄弟是董卓 大明:我真的不是皇長孫 雙花債 嫁武夫 奸臣入我懷 大秦:吾乃大秦劍神,助祖龍問鼎長生! 漢牧天下 冰火山河 大唐:我在長安開酒樓 廣陸傳奇 漢末數風流 蜃樓志全傳 白衣鍾離傳 大唐:開局嫁給太平公主,被女帝搶親 離開王府後,戰神王爺高攀不起 樓閣 天朝廢太子 腹黑小娘子差點坑了朕 大明鎮國家丁 崇禎遺囑:我祖宗朱元璋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