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英格蘭長弓本來是無法在馬上施展的,蓋因這弓箭太長,實在是施展不開,故此騎兵弓往往做得很是短小,且多為反曲弓。而呂布身形偉岸,猿臂蜂腰,又因為自幼習練箭術而胳膊的長度遠超常人,因此他在馬上施展起這長弓來,便極是順手。
呼廚泉大叫著策馬來到羌渠身邊,以身體擋住他,口中叫道:“保護單于!”
待一眾匈奴軍兵手忙腳亂地以木製盾牌將羌渠護衛起來,郭斌朗聲長笑,道:“這裡是匈奴王庭不假,卻也是大漢之土。”說著,抽出天子賜給他的中興劍,直指天空,“我得大漢天子欽賜尚方斬馬劍,斬奸臣,興漢室,正是分所應當!”
“羌人降而復叛,反覆無常,北宮伯玉背反漢室,野心昭彰。正所謂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更何況其手下的區區一個使者?”匈奴王庭臨近太原,部中牧民多有往太原者,因此大多數人都懂得漢語,此時均安安靜靜地聽郭斌說話。
“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自呼韓邪單于受我大漢光武帝冊封,匈奴部中百姓便為漢臣,匈奴所在之土,便是漢土!”眾人懾於郭斌的威勢,他說起典故來又頭頭是道,此時便是連羌渠單于,也是一句話都辯駁不得。
只聽郭斌繼續道:“此乃大漢之土,我乃大漢之臣,天下無官之地,我便是官!誅殺叛逆,更是天生之本分!”
看著郭斌並不甚粗壯的高大身影,在剛剛升起的旭日的映照下反射出耀眼的紅光,場中無論是匈奴士兵還是伏龍山莊的部曲,彷彿又看到了武帝時叱吒風雲的大漢鐵騎。羌渠的心底那對大漢王朝深深的忌憚和恐懼之情,更是被郭斌激發出來。
誰都沒有想到,事情竟然會以極戲劇性的結局圓滿結束。羌渠單于最終沒有下令手下的騎兵進攻,而郭斌自然也沒有率軍突圍。漢軍還是被請到了之前的軍營之中駐紮,而郭斌則在關羽、張飛、呂布和董杏兒四人的陪同下參與了由羌渠親自主持的酒宴。
不是說羌渠太慫,而是他足夠明智,郭斌喜歡和聰明人打交道,因為聰明人行事,總是會選擇對自己最為有利的方案,而不會像莽夫一樣不管不顧。所謂亂拳打死老師傅,說的就是這麼個理兒。
此次郭斌並未將羌人完全趕盡殺絕,而是刻意地將一部分人放了回去。這不是他有多好心,不過是想讓這些人回去報信兒罷了。他進攻羌人部落所拿捏的時機也很好,正是於夫羅與羌人使者談好一同背反大漢朝廷之後。他挑選在當天的後半夜殺過來,自然也是有意為之。這極容易讓人聯想到,之前於夫羅不過是在安撫羌人使者,為了使其麻痺大意。然後調集精銳部隊,將其斬殺,好向漢朝廷邀功請賞。
因此,在郭斌這根攪屎棍的努力之下,匈奴人與羌人的仇怨,在此時便算是種下了。這樣,便絕了匈奴人與羌人合作的可能,匈奴人便是想要作壁上觀,怕是也辦不到了。而羌渠若是聰明,便必然要站在漢朝廷一邊,一不做二不休,與羌人死磕到底了。
這些,便是昨日夜中,郭斌與戲志才商量出來的辦法。
不過,匈奴人畢竟是實力強大的騎馬民族,這一次羌渠吃了虧,心中定然是不舒服的,若不能用足夠的好處安撫住他,以後他怕是還要找補回來的。以羌渠的身份地位和手中所掌控的力量,只要動動手指頭,便夠郭斌受的。
舉個例子,你郭斌不是要做生意嗎?你陽翟縣不是要從塞外三城往京師運送物資嗎?我只要讓部中的牧民打扮成馬匪的樣子,一次次地去將你的車隊給劫了,便讓你有苦說不出。漫說你查不出來是誰幹的,便是查出來了,你敢帶兵前來報仇嗎?若是這麼做了,不用我出手,東漢朝廷就能把你吃了!
因此,郭斌在狠狠地挫敗了匈奴與羌人聯合的計劃之後,若是不能妥善處理後續事宜,他與匈奴人的樑子便算是結下了。因此,他必須要給予匈奴所部足夠的利益作為補償,這才是聰明人的做法。郭斌是聰明人,所以他在席間主動提起了解決方案。
他對羌渠道:“大單于,不怕您笑話,郭某有個不太成熟的想法,想讓您給把把關。”
羌渠雙目一眯,隨即笑道:“陽翟縣侯說笑了,有什麼話,儘管講來便是。”
郭斌道:“我想與大單于做個小買賣,不知大單于意下如何。”
羌渠聽了,頓時來了精神,道:“是什麼買賣?”
呼廚泉很是仰慕漢朝文化,便經常往來太原城,因此他對於中原的訊息也最是靈通。宴會之前,他便將郭斌的履歷詳詳細細地向羌渠單于講了,其中,自然少不了那個“善財童子”的綽號。也因此,羌渠單于對郭斌提出的所謂“做個小買賣”的建議,極是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