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重生東漢末年 > 第一卷 黃巾之亂 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下亂起

第一卷 黃巾之亂 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下亂起 (第2/2頁)

好你個郭潛陽,朕讓你去剿滅太平道,馳援陽翟縣,既是為朝廷效命,又是為了保全你陽翟縣的家業!可你倒好,現在倒是管起黨人的閒事來了?黨錮之禍,表面上看起來,是宦官與黨人的矛盾,天子偏袒宦官所導致的。可實際上真是如此嗎?若真是這麼認為,那你就太天真了。

作為大漢王朝的天子,怕的是什麼?是外族入侵嗎?是貧民造反嗎?不是,此時四夷賓服,海內晏平,漢朝武力強盛,這些都是蘚芥之疾。真正讓天子感到害怕恐懼的心腹之患,不在朝廷之外,而是朝廷中計程車人階層。

為什麼?因為這些士人實在是朝中官員的主體。他們最高層便是貴為三公九卿的朝廷重臣,是天子的主要副手;最底層延伸到鄉間地頭,是掌控鄉間風俗教化的鄉老里正;中間是大漢朝廷的各級官員,是大漢王朝的主要統治階層。

第一次黨錮之禍,是因為黨人與宦官的矛盾而起。具體的起因,則要追溯到桓帝一朝。

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宦官趙津、侯覽等黨羽與張汎、徐宣等人為非作歹,並故意在大赦之前犯罪,期望以此逃脫懲罰,而官員成瑨、翟超、劉質、黃浮等不畏權貴,在大赦以後仍然按律處置了這些人。宦官等人向桓帝進言,桓帝聽信一面之詞,重處了這些官員。這是後世官方的說法。

按說,桓帝的這一番處置也是無可厚非的。本來大赦天下就是要既往不咎,不再追究過去的問題,給予新機會重新開始的意思,是天子施恩天下的手段。這些宦官黨羽縱然是鑽了法律的空子,也輪不到你們這些人違背天子大赦天下的詔令懲處他們啊。你們這樣,分明便是不將皇權放在眼裡,在政治上站隊不正確,便是態度問題。能力有限可以容忍,態度不正確卻是無法容忍的。

本來這事兒也就這樣了,可朝中重臣、位列三公的太尉陳蕃、司空劉茂一同向桓帝進諫,這可就將天子惹毛了:你們這分明是結黨,想要自上而下架空天子!就算你們沒這麼想,可有這個能力就是一種錯誤。

非但如此,他們都是品德高尚之人,有“三君”,“八俊”、“八顧”、“八及”、“八廚”等外號。當時人以這些人為君子,朝中大臣自公卿以下,都畏懼被他們指責貶損,皆登門拜訪他們。這分明是道德綁架啊!這些黨人拿著道德的名義,脅迫朝廷上下的官員依附他們,便讓天子很是不爽,如今又拿幾個犯官說事兒,真當天子治不了你們?正愁沒理由呢。

於是,第一次黨錮之禍便開始了。

而第二次黨錮之禍,則牽扯到了宦官與外戚的權力之爭。

靈帝劉宏本來便不是桓帝的兒子,而大將軍竇武以及竇太后讓他做天子,便是想要扶持這麼個小皇帝做傀儡。若任由事情如此發展,劉宏能不能長大成~人都難說的很。誰能保證,竇武和竇太后為了繼續維持對朝政的掌控,而在劉宏長大之前害死他,再扶持個新的小皇帝?

因此,竇武和陳蕃之死,乃至李膺等再次被罷官,並禁錮終生,只是政治~鬥爭的結果。而黨人的一次次地死灰復燃,讓天子看了則更是心中警惕,臣下越是要求解除黨錮,越會增加天子的疑忌之心,又怎能心平氣和地解除黨錮之禍?

因此,看到郭斌的一番話,劉宏心中便不平了:分明是我一手提拔起來的騎都尉,難道還要向著黨人說話不成?可是,直覺使得劉宏壓下心中的憤怒,他知道郭斌不是如此不知好歹之人,便耐下心來,繼續看下去。

“執史刀者,黨人也。”

這一句話,看得劉宏悚然而驚。貴為天子,不愁吃穿,唯一在意的便是後世之名了。吏筆如刀,哪個人來世上走一遭不想留下個好名聲?何況是貴為天子的劉宏?登時,劉宏靜下心來,仔細看後面的內容。

“秦始皇帝焚詩書而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眾以為千古之暴~政。

故陳涉一舉,百姓從焉。陸賈、酈食其、叔孫通,此皆儒生。高祖用之,則南越歸附,齊王降漢,漢禮初成。留侯,本韓王室之後也,刺秦王,助高祖,而得天下。

此皆志慮純良之臣,而與黨人一脈同源也。”

陸賈、酈食其、叔孫通,說的都是秦末漢初的儒生,叔孫通曾經還是秦朝廷的博士,後來投效劉邦,在漢初劉邦登基後為其定製了一套禮儀制度。而留侯,則指的是張良。張良本是戰國時韓國王室的後裔,一生致力於覆滅秦朝,曾經多次謀劃刺殺秦始皇,均以失敗告終。

“今烽煙四起,天下大亂,誠宜解除黨~禁,發檄天下,使各自招募義兵,共抗黃巾。此輩皆以氣節相尚,故各奮死與之拄;雖湛宗滅族,有不顧焉。陛下誠能重用黨人,則必天下響應。鄉中豪紳各築鄔堡以拒敵,城內富戶各盡全力以守城。使黃巾無糧可食,無兵可用,則黃巾之亂,不日可滅也。

否則,黨錮久積,若與黃巾合謀,悔之無救。

所謂‘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臣郭斌,泣血頓首。”

讀罷郭斌最後這一番話,劉宏沉思良久,心中亦不由得對郭斌愈發看重。

郭斌並非是黨人,他為黨人說話,要求解除黨錮,也並非是為了討好黨人,這一點讓劉宏尤其看重。對於郭斌提出來的動員鄉中豪傑起兵對抗黃巾軍,劉宏心中也是極為贊同的。他當初與何進等人的一番商議,所提出來的解決方案,也是如此。

而郭斌所提“黨錮久積,若與黃巾合謀,悔之無救”,則更是戳到了劉宏的軟肋。他所害怕的,是黨人心生怨憤,若真的與黃巾軍勾結,那麼便真的是悔之無及了。因為,沒有文化,沒有政治綱領的農名起義,無論鬧多大的動靜,都不是不可解決的;而一旦農民戰爭有了政治綱領,有了指導思想,則會對政府產生致命的威脅。

(作者注:昨夜驚聞噩耗,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在高雄醫院過世,享年八十九歲。鄙人頑劣,在我的印象中,余光中便大略等於《鄉愁》了。然而,這卻絕不是抵消在下對這位愛國詩人的崇敬與哀悼之情的理由。

致敬餘老爺子,願一路走好。)

最新小說: 美食博主逃荒記 三國之廢帝崛起 夢斷幽閣 全京城都是她的裙下臣 臭丫頭拜拜老天爺就能打雷劈死你 紅樓:開局就搶秦可卿 天國拯救:騎士之途 手機三國 曉寒更深西風冽 大明之外戚 三國開局斬關羽 我相公是真的很膩害 從大明風華開始的皇帝生活 漢威天下之劉襄 我撞破了皇帝的女兒身 庶女心理學 秦時正經人 我在春秋做貴族 三國之我不是蟻賊 開局染血,手刃宋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