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聽說何進有郭斌的奏摺,忙叫他呈上來。
在劉宏看來,郭斌是真會做買賣。第一次給他出了個主意,讓他辦博覽會,果然,一次博覽會所得何止千萬?那幾萬萬錢的所得並未走戶部的賬,而是直接進了天子的內庫,是可以不經過戶部而直接歸劉宏使用的私房錢。
就這一件,讓劉宏賺了個盆滿缽滿,是他所做的最成功的一次買賣。要說以前,賣~官鬻爵的買賣做得多了,可從來是很難得到手下一干重臣贊同的。有的人既交了銅錢,買了官爵,卻又說有銅臭味,確是惱人得很。
可這一次不一樣啊,一個博覽會的門票就獲得了幾百萬錢的淨收入,再加上十幾個皇家專賣的產品,所得更是到了幾萬萬。他劉宏是絕對沒想到,這僅京中的商戶便如此富有,若是到了明年,訊息傳開,天下商賈鹹聚京師,還不知道能賣幾十個專賣的名號呢!
即便是如此暢快淋漓的撈錢,可文武百官竟沒有一個說不好的。非但如此,京中上自三公九卿,下至販夫走卒,均對此次的博覽會讚賞有加,讓劉宏這個皇帝第一次享受到了眾人發自真心的讚揚,實在是爽到了心底。
要說這賣~官鬻爵,也不是他劉宏首創。史書有記載,“秦得天下,始令民納粟,賜以爵”。這時候賣的還只是爵位,買的人圖的並不是爵位那一星半點的俸祿,而是能免除徭役的特權。西漢中期,邊關多事,用爵位換取糧食已不足以支付龐大的軍費開支,此時漢武帝進一步鼓勵捐納,決定出賣更具吸引力的官職,“賣~官鬻爵”合為一體。這官職賣得好,是因為他不僅有免除徭役的特權,更兼有實實在在的權力。
劉宏亦曾在鴻都門懸掛內外大小官爵價格表,祿位二千石的賣二千萬錢;四百石的賣四百萬,“三公“賣一千萬。宦官中常侍大長秋曹騰的養子曹嵩,便是曹操的父親,曾花了一萬萬買了個太尉,崔烈賄通靈帝保姆,半價買得司徒。
看起來雖是不少,可都是一錘子買賣,賣過了就沒了。而且能花那麼大價錢買~官的畢竟是少數,畢竟官位就那麼多,賣一個少一個。若是將一個官職重複販售,則有違商家誠信的原則了。
而博覽會則不一樣,首先,是每年開一次,也就是每年都有一次進賬;其次,專案繁多,且可以靈活增減。比如這個衣服,有長袍,有襜褕﹝直身的單衣﹞、有襦﹝短衣﹞、有裙,不一而足,每一件都可作為一個皇家專用的專案。第三,這個買賣是典型的雙贏啊!非但劉宏這個大漢天子得利,買得皇家專用許可權的商家亦是歡喜無限,你以為這些商家哪個沒背景?哪個能在京中立足的商戶後面沒有豪門大戶的影子?
因此,此次的博覽會,再沒有賣官爵時士林的冷嘲熱諷。
再說郭斌上次奏請擴建陽翟縣城的事兒,雖然有很多重臣認為縣令私自擴建城池是違制,是罪不容誅。可人家郭斌這不是上奏摺了嗎?要說違制不違制的,劉宏還真不覺得有什麼。就像五百斤的大胖子嚷嚷著減肥,最後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減了五十斤,可以說是很成功了,可他仍然是個四百五十斤的大胖子。
郭斌擴建個幾百步的小縣城怎麼了?他再擴建不也還是個小縣城麼?先不說他忠心耿耿,為朝廷增收出謀劃策,即便他要造反,一個小縣城還能反了天去?
再說他安置三萬多的流民,對於一個縣令來說,實在是了不得的政績,一下子將轄地人口擴充了近一半,這可都是稅收,都是勞役的來源啊!
雖然這麼點蠅頭小利還看不在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的劉宏眼中,可是蚊子再小也是肉啊!所謂:“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做買賣不就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嘛!
可是劉宏看重的還不是這個,他看重的是郭斌只出了一點糧食,便能將陽翟縣的豪門富戶迅速整合起來,使得三萬多流民可以迅速為其所用。這三萬多流民非但不再是陽翟縣的負擔,反而成了縣中創造財富的新途徑。
非但如此,郭斌透過這個小小的陽翟建築股份有限公司,迅速將陽翟的豪門士紳拉到自己身邊,以最快的速度強有力的控制了陽翟縣,亦成功保證了陽翟縣的安定和諧,陽翟的治安狀況竟比往年要好了不知多少倍。
別看劉宏整日似乎不理政事,可他作為天子,自有獲取訊息的渠道,只要是他想了解的事情,均逃不過他的耳目。作為很有潛力的能臣,郭斌在陽翟縣的一番作為早有詳細的資料放在了劉宏的案頭了。
就劉宏對郭斌的瞭解,這小子絕對是個無利不起早的主兒。要他做一件事,若不是兩方三方俱能得利的共贏局面,可能他都懶得出手。
對於郭斌的奏摺,劉宏很是期待。他既期待郭斌能再次漂亮地解決這個問題,又對郭斌能想出什麼樣的法子,來解決這個連朝中的一干重臣都撓頭不已的難題而感到無比好奇。
因此,劉宏一邊說著:“速速呈上來!”
一邊伸出肥大的右手快步走到何進身前,一把搶過奏摺便看了起來,只看得朝中諸人面面相覷。
其書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