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羽林軍諸人個個奮勇,郭斌心中大定。所謂“夫一人奮死可以對十,十可以對百,百可以千,千可以對萬,萬可以克天下矣。”,如今近五百個披堅執銳的羽林精銳奮力死戰,即便對面的太平道個個是武林中的成名人物,一時間亦奈何他們不得。
其實,要說這些武林高手,對上士兵的時候,一個對一個那是手到擒來,對上兩三個也不在話下。可是若對上訓練有素,懂得配合的精銳,五個士兵可以將五個江湖俠士打得落荒而逃。
如今近千人的混戰,雖然這些沒見過血的羽林精銳尚沒有經歷過,可這太平道高手們又何嘗有什麼經驗?羽林精銳雖然缺乏戰鬥經驗,但是一來懂得配合,二來甲堅劍利,江湖人士的棍棒打在身上,除了能將他們鎮退,其他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兼且羽林精銳乃是採取守勢,一個個舉著大盾,站在輜重車後面盡力防禦,豈是能讓人輕易突破的?
故目前只有手段極為高強的太平道人方能對他們造成實質性傷害,其他的眾人對羽林精銳造成的傷害很是有限。甲堅兵利,這也是強大的漢朝軍隊能以一敵五打敗匈奴人的一個重要原因。
之前所以形勢緊張,乃是太平道突襲之時,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造成十幾人的重傷,在一眾羽林精銳心中形成了極大的震懾。
太平道中領頭的見一時間難以突破陣線,心中愈發焦躁。要知道,這光天化日截殺皇子,可是要族誅的,這也是他瞞著手下人真相的原因。雖然他們早就下定決心要起義反漢,可現在畢竟尚未發動,若引起朝廷警覺,或者引來大軍圍剿,那麻煩可就大了。
當下,那領頭的與諸人一商議,便決定擒賊先擒王。於是找了幾個武藝超群的太平道人,藉著外圍搶攻的掩護,突然往陣線出發動強攻。
袁紹的一眾家將此時已分散在各處,專門對付欲強行突入的太平道高手,而郭斌與趙雲見如此情況,知道即便出聲搦戰,恐怕亦沒人理會,便充作救火隊員,奔走於陣線各處。此時太平道眾人一加勁,十幾個高手分散進擊,很是輕易地便躍進場中。
見有人突入,袁家一眾門客紛紛圍了上去。
可是太平道此次前來的全是江湖上的成名人物,哪個人站出來跺跺腳,江湖上不得抖上一抖?豈是袁家的這些家丁護院能打過的?
只是越過陣線的也就十幾個人,家丁莊客勝在人多,又都有點兒武功底子,十個人打一個,還是勉強將陣腳穩住了。只是有三個人武功實在太高,一眾袁家門客實在是抵擋不住,便分別有郭斌和趙雲上前分別接下來一個。另外一個武功略低一點的,則由董杏兒帶著十幾個賓客圍了上去。
最初眾人見董杏兒嬌滴滴的一個俏女娃,竟敢跟在郭斌後面闖營入陣,心中佩服其膽子不小的同時,也暗自驚異,這個女娃娃來幹嘛的?
後來見她給王越包紮傷口,才恍然道:原來是個郎中。
可是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麼個如花似玉的女娃娃,竟然能擋住對面太平道絕頂高手的進攻。雖然在十幾個門客的幫助下,抵擋得稍顯吃力,可是她竟能憑藉高明的身法屢屢避開對方攻來的拳頭,便彷彿風中秋葉一般,毫不著力。
當下,沒人再敢小瞧董杏兒,一眾賓客很是自覺地在一旁騷擾那太平道高手,使其很難集中精神,全力對付董杏兒。
郭斌見陣營穩住,有看董杏兒短時間內應該應付自如,心中稍安。
看向對面的太平道高手,只見他身量頗高,骨瘦如柴,面板黝黑,雙手粗大而粗糙,彷彿老農一般。只雙目中神光乍現,使人一見而頓生敬畏之心。他底盤穩健,只緩緩走來,便與人絕大的威壓。
郭斌一看此人,便知遇上了高手。這種威壓,他只在面對青袍怪客時感受到過。當時那青袍怪客出招時便有一種讓人喘不過氣的威壓,而面前這人,只是緩緩走來,並未出招便覺壓力迫人,可見其功力當尚在那青袍怪客之上。
當下收攝心神,也顧不得去管趙雲與董杏兒了,即便全力以赴,亦不知能否撐到援軍前來。
卻聽那高瘦漢子對郭斌道:“你就是陽翟縣令,郭潛陽?”
郭斌奇道:“不錯,正是晚輩,難道前輩識得在下不成?”
此時,太平道諸人均以黃巾蒙面,故看不到對方的面容。只是,若陽翟縣丞賈仁在此,當會一眼認出,此人便是曾去過他宅子的那高個漢子,是太平道中僅次於那個人的存在了。
郭斌見對方竟能叫出自己的名字,心中驚詫莫名,卻樂得與對方聊聊,以拖延時間。
那人道:“我自然認得你,能將賈仁逼得毫無還手之力,你還是第一個人。”
郭斌道:“前輩謬讚,難道前輩一直在陽翟縣中?只是小子怎麼似乎從未見過?”
那人道:“你不用套我的話,也不用想著拖延時間。該說的我會告訴你,不該說的我自然不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