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重生東漢末年 > 第一卷 黃巾之亂 第五十三章 新生

第一卷 黃巾之亂 第五十三章 新生 (第1/2頁)

隨著伏龍山莊的五百大軍進駐陽翟縣城,徐庶的工作開始緊張有序地開展了起來。

徐庶不愧是徐庶,其實能在後世留下偌大名聲的人哪有一個慫包?

他早已將流民的籍貫大致摸清,便命縣衙中的小吏在城南空地上分別燒上十個大鍋,裡面是熱氣騰騰的粥飯,每個大鍋旁分別有三個小吏負責分發粥飯,並有十個士兵負責維持秩序,讓流民們從西往東各自依照籍貫去相應的粥棚領飯。

在維持秩序計程車兵們的棍棒下,流民們很快便學會了排隊。

而徐庶自己,則帶著從伏龍山莊中出來的十三個學生給領飯的流民登記造冊,製作戶籍。

所幸伏龍山莊的這些士兵都是最早跟著郭斌的一批,他們在夜裡練習槍法之餘也還學過認字。雖識字不甚多,兩三百個常用字還是會的。

徐庶便讓學生們一人帶兩個班計程車兵去登記,每每遇到不會寫的字,士兵們總是很認真地向學生們請教。

因伏龍山莊中最早便是五人一組進山打獵,故,現在每個班也是五個人,有班長一名,副班長一名,兩個班也就是十個人了。

就這樣,登入戶籍的工作進行地出奇得順利,除了少數加塞的人被維持秩序計程車兵胖揍一頓之外,並沒有什麼意外發生,或許是見無機可乘,太平道竟然老實得很。

統計過戶籍的流民則被專人帶到城西空地處進食,故,領到飯的人與正在排隊的人是分開的,並且全程都有士兵監視。因此並未發生這邊剛剛領到飯,還沒開始吃就被轟然搶光的現象。

即便如此,統計戶籍戶口的工作也整整忙了一天,待日落西山之時,所有的流民都被集中在了城西的空地上。而且同鄉之人都聚在一處,吃過飯後都老老實實地坐在地下休息,再沒有之前亂哄哄的樣子了。

當天夜裡,徐庶命令流民以同鄉優先,自由組合,以十戶為一屯。在組合好後,各自選出本屯的屯長,陽翟縣新城區最小的行政單位就這樣建成了。

以每戶約五個人計算,一屯約為五十人,正是屯長們可以順利掌控的數字。

下面的工作速度便快了,徐庶將所有的屯長集合起來,總共也就六百人左右。然後以十屯為一村,十村為一鄉的規則,用抓鬮的方式隨機選拔出了村長。

據統計,每戶平均為五人,總共分了六個鄉,人數為二萬九千八百七十二人。當然,以郭斌目前的能力範圍,鄉長還只是虛設。想想吧,這三萬多流民,也就六十個村長,若再選出六個鄉長,以鄉為單位吩咐任務的話,上面倒是省事了,可只會增大行政執行的成本,實在是沒有必要了。於是,由徐庶直接接觸那六十個村長,於傳達訊息,分派任務等事情,正是便宜。

其中青壯年男子約一萬五千人,老人很少,十三歲以下的孩子約五千人,婦女九千多人。

忙忙碌碌一整天,人口普查的工作以驚人的效率完成了。

這一天裡,三萬流民也只吃了一餐粥飯而已,卻沒有人抱怨,因為這總比平時連一餐稀粥都吃不上,而純以樹皮草根為食要強得多了。

第二日,早已得到吩咐的村長們一大早便各自帶人往縣中的倉廩處等候,今日的糧食要分發到各村,然後在士兵的監督下以村為單位熬製粥飯,並分發給流民。

看著領到糧食的流民歡喜興奮的笑臉,徐庶和一干學生、士兵們心中湧起無邊的自豪感,心中對一手締造這一切的郭斌,更是無比地崇拜與敬服。

到了下午,執行完監視任務計程車兵們又領到了新任務,他們被要求帶著長長的繩索,去劃分各個鄉,村,屯的界限,並按照要求將新城區新增的“市”也劃分出來。

為了方便管理,亦為了節省材料,房子全是排房,就跟後世軍營的單層平房一樣,只是前面多了個小小的院子。每一排有五戶,兩排是一個屯,二十排房子便是一個村了。

村中形制簡單,中間是一條較寬的路,兩邊各有十排房子,最外面的院牆相連,正好將整個村子以高牆圍起來,只在村口設一個大門。這樣正好符合現在城中“裡”的建築和管理習慣,便於管理,亦可防止外人為盜。

村與村之間以大路分隔,大路連通南北,橫貫東西,便利得很。

至於流民們,目前雖尚沒有地方居住,可每天能領到糧食吃已經是萬幸了。

如今看著一群穿著毛氈製成的新奇衣服計程車兵在一幫學生崽子的帶領下,拿著繩索石灰粉,在城西的空地上劃線,流言便傳開了。

有人說,這是新上任的郭縣令怕流民作亂,要用施了法的石灰粉將流民的魂鎖在這圈圈裡!

最新小說: 五代十國之南唐攝政王 三國:我幫劉備種出萬里江山 藏淵沉凰 大唐:開局被屠村 大秦之羅網之言 大唐之開局娶了武則天 重生之冷帝寵後 海上升明帝 縣令之女 我成了女頻文反派 醫品農女的作妖日常 山河昭 穿成首富的紈絝兒子 石器時代生存記 崇禎八年 我在明末當太子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我真的不是暴君 大唐山賊的日常生活 三國:開局娶了洛神甄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