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不久,便見虎子領著北部尉衙門的差人前來,分開看熱鬧的人群,只見滿地的傷患,還有兩具屍體躺在門板上。差人嚇了一跳,不過顯然虎子早就打點好了一切,差人只一愣,便忙活著抓人了。
待看到曹操也在場,少不得又是一番寒暄問安。要知道,曹操當年可是北部尉衙門的主官,曾設五色棒,並因棒殺犯了夜禁的蹇碩的叔父,而在京城轟動一時。這些當初的手下們見到曹操,當然是畢恭畢敬,處理起事務來效率自然也提高了很多。
待差人處理好一切,又請了郭府的一個管家前去北部尉衙門處理善後事宜,事情便算告一段落了。
天色過午,北部尉衙門傳來訊息,說是洛陽令過問此事,要追查英雄血喝死人一案,又要對郭府毆傷眾人一事追究責任。而且,據說現在連袁建也被釋放回家了。
聽到這個訊息,袁紹對郭斌道:“潛陽,這個洛陽令是我袁家的門生,只是一向與二弟親近,想是二弟已經插手此事了。”
郭斌點點頭,道:“想是如此。”
到了夜裡,傳來訊息:河南尹何進親自過問此事,以袁建尋釁滋事,杖三十,罰錢五千,另打入大牢,徒刑三個月。其餘一干江湖武人,以脅從罪,杖二十,徒刑一個月。
至此,事情也算是水落石出了,劇情簡單,甚至有些拙劣。
原來那兩具屍體是兩個餓死的乞丐,讓袁建撿了來充數。前來鬧事的也大多是用錢僱傭的江湖人,因為郭斌諸人出手太快,還沒等人求饒就解決了戰鬥。
到此,這件事就真的是告一段落了。誰要不給國舅爺這麼個面子,恐怕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在這樣一個皇權社會,能以如此迅捷的速度解決如此大的案子,也算是頗具特色了。
袁建在第二天便被袁術以一萬錢保了出來,只剩下一干江湖人士躺在牢裡嗷嗷叫,罵死了袁建。
郭斌得到訊息,心中鄙視袁術小氣,當下命虎子帶了十萬錢去洛陽縣衙,將那一百多個江湖人保了出來。
這些個江湖好漢在牢裡可是吃盡了苦頭,如果混的好的話,他們也不會被袁建僱傭了去充數。如今進了大牢,還指望著以養士知名的袁公路撈出來呢,可袁建一出獄,這些人的幻想就破滅了。
現在郭斌派人將他們撈出來,他們自然是說不盡地感謝啊。這邊董杏兒看他們一個個舊傷還沒好,就又在牢裡吃了許多苦頭,加上閒著無事,便以家傳的歧黃之術給這些人診病。待聽說董杏兒便是杏林聖手董奉的愛女,頓時崇敬仰慕之情溢於言表,一個個對董杏兒那是彬彬有禮得很。
於是什麼從去年開始就有手腕子疼的老毛病的,什麼膝蓋一到陰雨天就生疼的,各種各樣的病症都拿出來問問這個杏林聖手的嫡傳愛女。
而董杏兒竟樂此不疲,彷彿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每天給這些江湖人診病那是熱情澎湃,雞飛狗跳。
沒錯,的確是雞飛狗跳,不但郭斌、郭全和莊中的護院被她指揮著給這些人更換傷藥,連袁紹都讓她勒索了數不盡的藥品。原本因人少而略顯空曠的郭府,如今到處是傷患。
而這些人見郭斌竟然親自為自己更換傷藥,心中又是羞愧又是感激。
過得幾天,許多輕傷的已經基本痊癒了,便也在董杏兒教導下加入了護理的行列。
這些天,馬元義帶著唐周來過幾次,眾人看太平道的大頭領都跟郭斌交遊,對郭斌更是愈發恭敬。
另外,王越更是成為了郭府的常客,堂堂天南劍仙的入室大弟子,給一個小丫頭打下手,幫一群混跡江湖底層的人換傷藥,說出去都沒有人信。
郭斌雖看得心中酸溜溜的,可作為一個前世的小屌絲,他天生的自卑感使他不敢對董杏兒表明心跡。即使穿越到了漢朝,即使他如今家纏萬貫,即使他已經成了高富帥,可畢竟時日尚短,他的心態還停留在當初小屌絲的角度,無法扭轉。
況且,王越英姿雋爽,武藝高超,人又很騷包。站在他面前,會讓人不自覺地感到自慚形穢。若在小說裡,這對金童玉女一個是天南劍仙的高徒,一個是杏林聖手的愛女,簡直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因此,這個平日裡行事果決,智慧睿智的郭斌,此時在感情上表現得幼稚而可笑,簡直連小學生都不如。
對於馬元義,郭斌心中很複雜。
一方面,他是黃巾道最重要的領袖之一,太平道作亂在即,黃巾之亂對中國的傷害無人不知。若是他現在就去告密,朝廷將馬元義處死的話,黃巾起義的烈度勢必會小很多。
可是他郭斌不是這種出賣朋友的人,其次他對馬元義這種心懷崇高理想,而且甘願為了天下蒼生奔波勞碌,甚至甘願赴死的精神所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