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將前日青袍怪客的事兒簡略說了一便,只聽得眾人動容不已。
袁紹道:“不想天下間竟有如此武功,以潛陽之能,尚需與杏兒聯手方能勉強保住性命。”
曹操道:“原來昨日夜間一戰之時,潛陽竟身負重傷。哼,想袁公路定是使人盯著這邊府中,知曉潛陽身受重傷方敢邀戰,豈知,哼!”
曹操顯然是想說豈知郭斌即便身受重傷亦可打得他屁滾尿流,可是想到郭斌竟因此而加重傷勢,如今昏迷不醒,實是沒有什麼可高興得起來的。
這時,郭斌卻悠悠轉醒過來。見眾人齊聚房內,很是疑惑。但欲起身下床時,卻覺渾身痠軟無力,起到一半便又重新摔倒在床上。
眾人驚喜交集,董杏兒更是嚶嚀一聲,哭了起來。
關羽道:“主公莫要輕動,你臟腑受傷,今早昏迷不醒,大家方得到訊息前來。還是杏兒為主公施針,方才醒轉。”
郭斌點點頭,對袁紹眾人苦笑一下,道:“斌重傷在身,無法行禮,尚請諸位哥哥見諒。”
袁紹忙道:“潛陽說的哪裡話?在座皆不是外人,無需那些虛禮。適才雲長將前日你受傷的經過都說了,潛陽可知道那青袍怪客到底是誰?”
郭斌搖頭苦笑。
一直沒有說話的荀彧此時卻道:“本初兄可曾聽過中興劍?”
袁紹不知道荀彧為何提起此事,一愣,道:“自然聽過,文若為何提起此事?”
曹操大驚,道:“莫不是?”卻再也說不下去。
荀彧點點頭,道:“我也懷疑是如此。”
只見袁紹、曹操、衛仲道三人皆大驚色變。
董杏兒道:“你們幾個打什麼啞謎?什麼中興劍?難道比給斌哥哥治傷還要重要不成?”
袁紹面色凝重,緩緩地道:“杏兒坐下,聽我來跟大家詳細分說。青袍怪客的身份,這裡或許會有一點線索。”
關羽諸人忙傾身細聽。
袁紹道:“永~康元年,威宗孝桓皇帝駕崩,皇后竇氏臨朝問政。桓帝無子繼位,竇皇后遂與其父竇武等商議,最終選擇了今上繼承大統。於是派侍御史劉儵守,光祿大夫、奉車都尉曹節等人前往河間國迎接今上登基。今上當時年僅十歲。”
見眾人吃驚,荀彧道:“誠如潛陽兄所言,天子少而弱,亂政之由也。”,眾人默然。
只聽袁紹繼續道:“次年元月,今上登基,改年號建寧。以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及司徒胡廣三人共參錄尚書事。追尊父親為‘孝仁皇’,陵墓為‘慎陵’,母親董氏封為‘慎園貴人’,即如今的董太后。”
這是當今天子,也就是後世人們熟知的漢靈帝登基的始末,於此時,卻盡是皇家秘辛。
在座眾人得聞秘辛,均各驚歎不已。
郭斌則想道:“這就是世家大族無可比擬的優越性了,熟悉朝中典故秘辛,也是族中子弟立足朝堂的重要一環吧。”
郭全道:“只是,這跟那青袍怪客有什麼關聯呢?”
袁紹道:“當初,天子初登基時,勵精圖治。江夏郡蠻兵以及丹陽郡山越相繼起兵反漢,均被絞滅。建寧三年(170年)冬,鬱林太守谷永以恩信招降烏滸蠻(在今廣西境內)十餘萬人,皆內屬於漢,開置七縣。時年,天子年十三歲。”
郭斌心中震驚,他實在是沒想到劉宏這老小子年輕時,竟也有如此豪氣。
所謂“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王夫之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東漢即便是垂垂老矣,竟也有如此威風。
只聽袁紹繼續說道:“同年,也就是建寧三年,天子鑄‘中興劍’四把。‘中興劍’鑄成之日,鬼泣神驚。”
郭斌道:“想當初天子鑄劍之時,必是心存中興漢室之念。”
荀彧道:“想是如此了。”
見眾人聽得出神,袁紹心中滿意,繼續道:“只是寶劍鑄成不過一年,四把中興劍中便有一把遺失。”
眾人大驚,郭全道:“啥?在皇宮大內裡還能丟東西?誰這麼大膽子,這麼大能耐能去皇宮偷東西?”
曹操介面道:“如何失卻不得而知,這是皇宮中的秘辛,一般人甚至連有這麼四把寶劍都不曉得。”
郭斌對袁紹道:“本初兄可知那四把中興劍是何樣子?”
袁紹道:“為兄也未曾見過,只是聽說此四把寶劍皆為天外玄鐵所制,劍呈黑色,劍身細長,不見流光。但是,削金段玉,鋒銳難當。”說到這裡,袁紹看著郭斌,停了下來。
郭斌聞言,心中大震,道:“你是說,那青袍怪客所持,正是中興劍?”
郭全喃喃道:“怪不得那青袍怪客如此厲害,連斌子哥都鬥他不過。能從皇宮裡偷東西的,豈能是善茬?”
曹操問郭斌道:“潛陽可瞧出了對方武功路數?”
郭斌搖搖頭,道:“對方武功太高,我二人保命為先,哪有餘暇考慮這些?現下想來,此人武功路數之奇,斌絕未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