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先不用急著拍馬屁,你等下把東西看完了再說。”他將白大褂的袖口從沈陶陶的魔爪下解救了出來,將篩選過的一沓紙又擺到了她面前。
“你要去做什麼啊?”沈陶陶敏銳地察覺到了他話裡的意思。不是說好了陪她看資料的嗎,這就變卦了?
徐晨安卻難得地賣了關子,只說讓她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施施然出了辦公室的門。
沈陶陶任命般地垂下頭,半撐著下巴,有一頁沒一頁地翻著手裡的資料,白紙黑字,跟放電影似的飛閃而過,卻半分都沒在大腦裡留下印象。
無奈地嘆了口氣,她扒拉出幾張空白紙,開始在紙上整理提取這些文字資訊。這是她讀書時候留下來的習慣,還算好用,勉強找回了些狀態。
徐晨安留給她的資料都是跟補脾胃有關的,都是文言文,艱深枯燥,她雖有多年專業課積累下來的古文底子,看得也是頗為吃力,很多時候都要去翻醫學詞典去找解釋。
《素問·靈蘭秘典論》中有記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倉廩就是指儲存糧食的地方,即把脾胃比喻成管理糧倉的官。五味,則是指水谷化生的精氣。胃可以受納飲食水谷,而脾則化生精微,共同完成對飲食五味的消化功能,滋養全身。
“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脾喜燥而惡溼,胃喜溼而惡燥,兩者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飲食的吸收轉化過程。若脾失健運,胃失和降,脾胃功能受損,則會出現噁心、嘔吐、腹脹、便溏、便秘等消化功能失常的症狀。[1]
徐老師小課堂的開課地點,就選擇在了知希堂的食堂。彼時沈陶陶愉快地啃著雞骨頭,順便聽徐晨安講解她剛剛看過的資料。
她是無論如何都沒想到,徐晨安下午所謂的有事,竟然是到廚房搗鼓出來了一鍋雞肉。
白瓷小碗裡盛著雞湯,表層浮著淺淺的一層油花,雞肉已經脫骨,蔥花和枸杞成了增色的一筆,點綴其間。
想著他那麼陽春白雪的一個人,竟然跑到食堂的後廚做菜。本就是煙熏火燎的事情,再考慮到現在日益炎熱起來的天氣,一頓飯做下來,徐晨安怕是要忙活到汗流浹背。
腦補了一下這畫面……實在是太美了,完全不敢想。
“有什麼好笑的嗎,你笑得這麼開心?”徐晨安不經意地一個抬頭,就看到沈陶陶盯著湯碗看直了眼,嘴角還掛著迷之微笑。
“沒事,沒事。”沈陶陶當然不會傻到跟他說實話,連忙收斂了臉上幸災樂禍的神情,低頭連喝了好幾口湯,“我覺得這雞還挺好吃的。”
“薏苡仁燉雞,第一期就介紹這個吧?”徐晨安又替她盛了滿滿一小碗雞湯,輕輕放到她面前。
“把雞去掉毛和內臟,洗淨之後切成小塊,加水,再放事前泡好的薏苡仁、枸杞,香菇也要切塊。把雞肉、蔥姜、料酒放進鍋裡,加水,煮沸後去浮沫,加薏苡仁至膨脹,然後再放入香菇。”
“先用猛火煮滾,再用慢火煮2小時,等到雞肉煮爛脫骨了,再放料酒、鹽、蔥、姜、花椒、橙子汁調味,就可以出鍋了。”他的語氣不疾不徐,講述也不那麼專業精煉,卻依舊很誘人。
做法並不難,一般人都能學得會,沈陶陶覺得還是挺靠譜的:“那這個有什麼功效呀?”
徐晨安飽含深意地看了她一眼,還是開了口:“這道菜主要是健脾利溼,益氣補精,所以對脾氣虛弱、食少洩瀉以及病後虛損的人群都很適用。”
難得聽他說了這麼多話,而且有些還在他畫出來的資料範圍內,沈陶陶的心虛是免不了的。
薏苡仁的功效還挺多的,一是清熱解毒,在夏天會用來搭配白米、黑米、綠豆、百合、小米等食材熬粥,可以消除體內旺盛的火氣;二是可以消水腫,將泡發好的薏苡仁用清水煮開,可以適當的加入百合,每天堅持喝一碗,對於水腫型的腿有很大的幫助。當然了,還有強筋骨、祛風溼,以及祛痘美白的作用。[2]
這些她都知道的,但就還是想聽他親口再說一遍,聽他不厭其煩地給她講解著中醫藥大學學生最基本的常識。
當他溫潤低沉的嗓音在耳邊響起的時候,就好像給出了足以溺斃她的溫柔。
……
[1]資料摘錄自《【典籍解讀】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一文,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醫堂公眾號。
[2]整理自孫明麗醫生的《薏米仁的功效與作用》講課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