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地,衛士們也不管郭幼明答不答應就半擁著郭幼明和周文遇往外走。
發生了叛亂這種事,不論郭幼明抑或周文遇都是完全沒料到的事,究竟所謂的叛亂出自於誤會,還是獨孤良佐的有意陷害,然後一舉都消滅掉,實在難以下定論。
出了軍帳以後,外面的情況甚至也超出了獨孤良佐的預想。
在他想來,區區敗軍俘虜的叛亂還能掀起多大的浪花來?可是,看眼前的陣勢,竟然是負責圍剿的軍隊左支右絀。
但這還不足以動搖獨孤良佐平亂的信心,他忽然看見叛亂者居然還似模似樣的豎起了一杆紅色的旗幟,嘴角勾起了輕蔑的笑容。這些傢伙,還想要揭竿而起嗎?真是不自量力。
“弓弩手,陌刀手,準備上!”
這是軍營中最忠心精銳的後備力量,一齊派了上去,那些敗軍俘虜根本不可能是對手。
但接下來的緊張卻是獨孤良佐始料未及的,那面看起來極是荒謬的紅旗居然在左衝右突中始終高擎不倒,真是咄咄怪事。
實際上,在相對狹窄的營地裡,弓弩手和陌刀手都沒有足夠的空間施展,尤其是弓弩手,箭矢發射必然會誤傷圍攻叛亂者的同袍,正因為此束手束腳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至於陌刀手,更多的適合大開大合的戰場對陣,這種近身肉搏廝殺,確實很難周旋的開。
所以不是弓弩手和陌刀手不夠厲害,而是獨孤良佐的調派出了問題,最可笑的則是此人至此都沒預料到自己的指揮出了問題。
“壓上去,壓上去,就算一個換一個,現在也該將叛賊殺的乾乾淨淨了!”
獨孤良佐大聲的斥罵著,不過對部下的作用卻微乎其微,理論上一換一這種打法確實是合理的,但他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每個人都有愛惜性命的本能,誰會不顧一切的和敵人拼命呢?就算在戰場上,士兵們絕大多數也都是本能的保住自己的性命,然後再考慮如何才能擊敗敵人。
毫無意外的,獨孤良佐看似人多勢眾的圍剿竟然陷入了尷尬的僵局。
郭幼明道:
“這些人都是忠於太子的勇士,他們沒有死在敵人的刀劍下,難道都要死在自己人的手裡嗎?中允如果還顧及袍澤情誼,就應該立即停止攻擊,解開誤會!”
獨孤良佐怒道:
“睜開你的眼睛看看,他們殺了我多少勇士?這是誤會?可笑,可笑至極!他們會為自己犯下的錯誤付出代價的!”
一連聲憤怒的回應徹底讓郭幼明沒了言語,抑或說他本來就沒指望著獨孤良佐能夠網開一面,如此說也不過是盡人事聽天命而已,在如此困境面前,總要做些什麼,不能看著自己昔日的部下就這樣無辜的枉死吧?說到底,是他連累了這些無辜的可憐人。
郭幼明的憤怒不比獨孤良佐少,卻無法發洩,他知道現在還不到徹底和這個人翻臉的時候。
轟隆!
猛然一陣爆響,白色的硝煙驟然生出,擴散。
圍剿計程車兵顯現出了一些明顯的慌亂,水洩不通的陣勢似乎也鬆動了,就連獨孤良佐都驚的瞪大眼睛,口中喃喃道:
“這,這不是神武軍的火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