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祇,與那些憑著自身修為證為仙家的修行者不同,大多數神祇都是被敕封,或是凝聚香火願力,鑄成了金身,從而擁有仙神般的偉力。
事實上,這也是一種修煉途徑,能以香火功德證得自身大道。
但在那些打熬法力,修煉己身的修行者眼中,神祇大多不入流,不足為道。
天庭之中,就有一個顯著的例子。
那便是昔年封神大戰之時,被打殺了肉身,只有魂靈留存,被封神榜留住,上榜封神的那些人。
這些被封神榜敕封的神祇,大多命不由己,難言難行,而且修為境界永遠停滯在了上封神榜的那一刻。
因此,縱然執掌了一方神權,位列神職,但相比大道已絕,再無自由……孰輕孰重,猶自可知。
不過,屈原的情況,又與這些封神榜敕封的神祇大有不同。
他走的是一條最原始的封神之路,死後被八百里洞庭湖百姓紀念,年年祭祀祈福,因而聚攏了香火功德,鑄成金身,成為鄉野神祇。
這種神祇是沒有獲得天庭或是人間皇朝認可的,因此屬於是野神,沒有跟腳來路。
這也是為何隨駕的官員裡,會有人提出要打散了屈原的香火金身,讓贏宣重新敕封一位水君,坐鎮八百里洞庭湖。
這番話的意思,其實就是不認可屈原的身份。
但隨駕官員這麼想,並不代表贏宣也是這麼想。
……
出巡車駕進到了洞庭湖治下的範疇,沿途所見,百姓安居樂業,絲毫沒有被洞庭湖水患侵擾的跡象。
這也讓贏宣有些好奇,喚來趙成,去將前頭領路的屈原,邀請到了帝輦上同行,隨後問道:“屈原,朕很好奇,你所治下的洞庭湖,似乎比朕知道的要好很多。”
“這是為何?”
但凡毗鄰海邊、湖邊的郡城村落,就沒有一個是不會受到水族或是大水侵擾的。
往往這種事情,統御九州的人間皇朝,便要有所動作。
否則,一旦放任這種事情發生,必將盡失民心。
但贏宣回憶了一下,從他登基繼位以來,似乎從未聽說過洞庭湖有水患發生。
倒是東海、西海等沿海之地,不斷傳來有水族在海中鬧事,在海上掀起風浪,致使漁民不能出海捕獵,民不聊生。
反觀這洞庭湖……八百里的水域,竟然沒有絲毫水族作亂的事情發生?
這怎麼可能!
“陛下好敏銳的洞察力,確實如此,洞庭湖相較其他的水域,更加安全和平靜。”
屈原怔了下,似乎真的有些意外,贏宣竟然能注意到這一點,稍作沉吟後說道:“這是因為洞庭湖中,除了在下這位水君之外,就只有那頭巨龜,除此之外,再無其他水族。”
“因此,洞庭湖自然寧靜,百姓也當安居樂業。”
話音落下!
不僅是贏宣,就連隨侍在旁的趙成,也忍不住抬起頭,僭越的望著屈原。
這八百里洞庭湖,除了屈原這位水君,就只有那頭巨龜?
怎麼可能!
“你出手掃蕩了那些水族?”贏宣猜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