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王重正在小竹莊收拾行囊,準備次日便動身北上,回東京去。
畢竟嫂嫂和侄女兒以及那尚未及週歲「小侄兒」,現如今都在東京。
顧二這幾日都跟王重住在小竹莊裡,每日都拉著王重切磋武藝,雖不似一開始那般增長迅速,但在王重的強壓之下,顧二的武藝,還是在緩慢的提升著。
不過提升的十分有限,以顧二現在的程度,若非生死廝殺,想要提升的話,難度太大太大。
顧二勸道:「幹嘛走這麼急,再過幾日就是除夕了,何不等過了除夕再動身?」
「幹嘛擺出這麼一副小女兒的模樣,這可不是我認識的仲懷!」王重笑著道。
「我這不是想著再跟你多切磋切磋,讓你多指點指點我嗎!」顧二直言不諱的道。
王重笑著道:「等你回了東京,咱們還有大把的時間切磋。」
「既如此······」顧二話還沒說完,老餘頭就領著牽著長柏和明蘭進來了。
「六妹妹怎麼也來了?」現如今明蘭的氣色早已恢復正常,隨著生母和弟弟的安然無恙,心情也漸漸好了起來。
「聽二哥哥說王重哥哥要回東京了?」明蘭問道。
王重道:「不錯,明日一早便要動身!」
「明蘭自身後的崔嬤嬤手中接過一副疊好的護膝,雙手捧著走到王重跟前,說道:「這是我小娘親手繡的護膝,小娘說救命之恩,無以為報,只能送上這副小娘親手繡的護膝,聊表寸心,希望王重哥哥不要嫌棄!」
王重接過護膝,看著上面精緻的花紋,笑著道:「這護膝我很喜歡,替我謝謝你小娘!」
「此去東京,山高路遠,明蘭祝王重哥哥一路平平安安,順順當當的回到東京!」現如今的明蘭,不過才八歲而已,雖然聰慧,但不論閱歷還是學識,都十分有限。
「承六妹妹吉言!」王重道:「既然來了,那就留下來一塊兒吃了飯再走吧!」
凍好的羊肉片成薄片,上好的五花肉,同樣切成薄片,還有冬筍、白菜、蘿蔔、油菜,泡發的木耳、香孤等許多蔬菜。
蘸料是王重親自調配的,鍋底也是王重親自炒的,雖然沒有辣椒,但也別有一番風味。
明蘭第一次吃火鍋,便被美食給俘獲了,所有的不愉快,好似全都被這一頓火鍋給治癒了,跟長柏離開的時候,嬌俏可愛的小臉蛋上,堆滿了笑容。
翌日清晨,王重帶著王二喜和餘初二,只揹著簡單行囊,帶著朴刀,掛著哨棒,快馬往北而去。
冬日裡道路難行,尤其是進入京畿地界之後,速度愈發慢了,好在路上沒遇上什麼大過年揭不開鍋的山賊盜匪,準備的朴刀都沒用上,三人一路住在驛站,倒也算順當,但還是花了足足半個月的時間,王重三人才回到汴梁。
距離上元節,也只有幾日了。
上元節後,王重就該回去上衙了。
此番揚州一行,一則是為了改易明蘭及其生母還有那未出生的幼弟的命運,二則,則是為了和盛維的合作,三則是為了親眼看一看小竹莊和村中學塾現在的情況,以免被人給湖弄了。
總的來說,三件事情辦的都不錯,尤其是學塾那邊,王重高中狀元的事蹟早已傳回了揚州,白水村更是一躍成了揚州府境內的明星村,王重此番,特意以狀元之名,將白水村中的學塾,改為了白水書院,聘請了好幾位無意於仕途的老學究,前往授課。
人的名,樹的影,有王重這個新科狀元在,莫說是十里八鄉了,便是城中許多富貴人家,都爭相把自家娃娃送到白水書院讀書,就希望自家孩子沾沾狀元郎的仙氣兒,將來也考個功名回來。
揚州
兩淮之地,最不缺的就是有錢人。
甚至於城中好幾個富戶,都搶著出錢出力要幫白水書院修繕擴建。
甚至於白水村周遭的許多鄉民,還生出了將土地投獻,尋求小竹莊庇佑的想法。
汴梁城外莊子上,看著早已長開,已然甚為可愛,在炕上滾來滾去的旭哥兒,王重的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眼瞅著快到上元節了,王重提前一日,將嫂嫂和茜姐兒母女三人接進城裡,上元節那日,城內好不熱鬧,燈會、鰲山、各式雜耍,戲法、還有遍佈街巷的小吃······
茜姐兒笑的一整晚都沒合攏嘴,在王李氏懷中的旭哥兒也樂呵呵的傻笑了一晚上。
上元節後,沒過幾日,一道噩耗,忽然從宮中傳了出來,官家最小的兒子,也是唯一的皇子,竟夭折了。
頓時整個汴京城便都籠罩在一層濃濃的哀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