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清早,麥苗早飯都顧不上吃,拿上一個烙餅,就早早過來找水花了。
倒是個急性子。
水花留她一塊兒吃了早飯,兩人才騎上腳踏車,慢悠悠的出了村子,往鎮上去。
這正是王重當初教水花的方法,理論和現實結合,直接上實操的速成班理論。
現在水花管的可不止窯廠的財務,還有建築裝修公司,不過麥苗剛過來,水花當然要帶她先熟悉環境,瞭解她的工作內容,讓麥苗心裡先有個數。
水花也想好了,等以後麥苗上手了,能獨立工作了,就讓她自己去財務部門幹。
雛鷹唯有自己學會振翅,才能在無垠的天空中翱翔。
水花知道,王重從來都不是任人唯親的人,他可以給鄉親們工作,可以讓鄉親們掙錢,但絕對不會讓鄉親們瞎折騰,做那種趴在自己身上吸血的吸血蟲。
做人可以善良,但不能聖母。
以前水花不理解什麼叫聖母,但卻知道,就算是心善,也要有個度。
就像王重常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雖然有能力,能掙錢,但他不能花錢養著鄉親們,鄉親們需要的是掙錢的門路,是能夠傍身的手藝,是自立自強,艱苦奮鬥。
水花現在想做的,就是引導,讓現在好算是白紙一張的麥苗,自己在那張白紙上,書寫自己的人生。
磚窯廠那邊,老支書年紀大,威望高,馬喊水左右逢源,人際關係好,而且磚窯廠早已步入正軌,有他倆坐鎮,生產沒有啥大問題,就是財務方面稍微有點薄弱。
但這也沒有辦法,西海固本就是全國最貧困最落後的地方之一,現在雖然搞了移民吊莊工程,成立了玉泉營經濟開發區,但直至目前為止,仍舊改變不了其貧困的本質。
鄉親們在這片戈壁灘上開荒整地也有好幾年了,可還種不得小麥,只能先種玉米和洋芋,把土先給養肥了。
連過來吊莊移民的鄉親們都沒有把自己家人接過來,更何況是那些個有能力,有本事,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人才。
矮個子裡頭拔高個,這也是無奈之舉。
正如王重上回提的,用磚窯廠的五成純利,來贊助我們自己的娃娃們讀書,支援他們考學。
水花領著麥苗出了門,一路上,麥苗就跟個好奇寶寶似的,嘴巴就沒閉上過,情緒也很激動,問東問西,好在水花一向有耐心,面對麥苗的十萬個為什麼,都一一解答。
王重騎著摩托車,去了趟地裡,李老栓留在家裡,暫時照看兩個娃娃。
五百多畝地,王重買了兩輛拖拉機,一輛挖掘機,花了一年多的功夫,將近四萬塊錢,請人請工,才把五百多畝地都篩了一遍,填上黃土,反覆耕耘。
費了老大力氣。
現在這五百多畝地已經被劃分好區域,最南邊的兩百畝,王重準備種上燕麥草等牧草,收割之後做成乾草,用於冬季的草料儲備。
剩下的三百多畝,除了劃分出來的羊圈和雞圈之外,剩下的王重打算今年和明年先種上兩茬玉米和洋芋,等到後年,再種上小麥和其他作物。
王重準備把這五百多畝地,規劃成一個農場,四周多種上幾排樹苗子,等以後樹苗子長大了,那就是一片天然的遮風擋沙的屏障,還能穩固水土,不使其流失。
不過就算有機器,這樣不是他一個人能完成的事,五百多畝地,不管是播種、灌既、施肥,還有收割,如果都只用人力的話,造價太高,速度太慢。
去地裡看了一趟,王重騎著摩托回了家,開上面包車,去工地上把得寶跟水旺還有尕娃給拉上車走了。
“哥!我們這是去幹啥?”車上,三人都忍不住好奇,最終還是坐在副駕駛上的得寶問了出來。
“去買拖拉機,買收割機!”王重風輕雲澹的道。
“你不是有兩輛了嗎?”三人都好奇的看著王重。
“兩輛哪夠嗎!”王重笑著說道:“聽說過韓信點兵的典故沒有?”
三人紛紛搖頭。
王重道:“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農場想要做大,那就必須要現代化的機械!用機械代替人工,才划得來。”
“你哥我既然要做農場,那就肯定不能光顧自己,你說說,我要是多買幾輛拖拉機,等我家地耕完了,我能不能開著拖拉機,幫鄉親們耕地呢?”
“有了拖拉機,鄉親們就能把更多的荒地變成耕地,到時候不管是種地還是收割,都用上機器,是不是就省了好多力氣?”
三人聽得但忍不住點頭,水旺從兩個椅子中間把腦袋湊到前頭來:“王重哥,你說我要是自己買一輛拖拉機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