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不知道,一想嚇一跳。
馮化成這回兒才品出味兒來,王重領著一大家子人去燕京的時候可是78年,那會兒過得還是計劃經濟,衣食住行全都是要票的,吉春的票據在燕京根本就沒法用,而除了王重之外,李素華他們根本領不到燕京的票據,只能用錢換,或者去鴿子市買。
就那種情況,一直持續了三年多的時間,到王重畢業的時候,計劃經濟可還沒結束,在這種高強度的壓力之下,王重還能堅持完成高強度的學業,而且還帶一家人活的好好地,小日子過得滋滋潤潤,不說一日三餐頓頓有肉,但每天都能見到葷腥,孩子們還能經常吃上零食,每年給孩子們連帶馮玥的新衣服也從來沒有斷過。
想到這些,馮化成頓時心中生出一股濃濃的慚愧。
看著對面神色略顯有幾分落寞的馮化成,王重道:“知道上個月我們雜誌社一個普通編輯的月工資是多少嗎?”
回過神來的馮化成搖了搖頭,他在吉春沒啥熟人,也就一個邵敬文,關係還算可以,但也僅僅只限於普通朋友而已。
王重道:“上個月,一個負責校對的編輯,工資領了二百八,獎金領了八十,等到年底的時候,還會有一次績效獎,數額是每個月工資的百分之三十。”
馮化成心裡瘋狂的計算著,這麼算下來,每個月平均工資能有三百五六,而且這沒包括獎金。
….······
馮化成瞬間不澹定了。
王重可說了,那是一個最普通的負責校對的編輯,那他們雜誌社裡其他級別跟高的編輯呢?主編呢?邵敬文這個社長呢?
還沒等回過神來,王重繼續說道:“這幾個月《洪荒》的銷量處於穩步上升的階段,老邵已經開始聯絡外省的渠道了,只要一成,《洪荒》的銷量肯定能再上幾個臺階,到時候每個月光是獎金都能翻好幾番。”
走向全國,銷量再上臺階,最關鍵的,是獎金翻好幾番。
馮化成整個人都麻了,那不是說一個負責文字校對的小編輯,一個月下來,工資加上獎金,能抵上他好幾個月甚至小半年的收入。
下意識的嚥了咽口水,馮化成看著王重,問道:“你們雜誌社給職工的待遇這麼高?還能賺錢嗎?”
見馮化成的反應王重就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為什麼不能轉賺?有句老話說得好,又想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這世上哪有這麼好的事兒。”
“我們出版社又不是公家單位,奉行的宗旨是能者上,無用者下,只要你能給雜誌社創造價值,那雜誌社就會給予你相應的報酬,咱們又不是鐵飯碗,旱澇保收,那就只能在工資上多給點了。”
“說這麼多,難道你想找我去你們雜誌社?”馮化成看著王重,不知是否是被那罕見的高工資給吸引還是因為什麼,忽然心底湧出幾分期待。
王重點頭道:“我確實有這個意思。”
“可我是寫現代詩的,和你們雜誌社的業務也不一樣啊!”當然不僅僅是因為這個原因,正如剛才王重說的,馮化成現在在作協的工資待遇雖然不高,可關鍵是鐵飯碗,旱澇保收,根本不用擔心會丟工作。
可王重和邵敬文的雜誌社就不一樣了。
王重卻道:“昨天我和老邵商量過了,我們打算在雜誌社旗下再辦一個工作室,暫時先由我來工作室的負責人,我來提供大綱,工作室的成員代筆,只要能寫出讓我滿意的作品,就可以我們雜誌上發表,所得的稿費,工作室抽成百分之三十,剩下的百分之七十,都是代筆之人的。”
“只是稿費?”馮化成一下子就問到了點子上。
“只是稿費!”王重道:“要是能夠出版的話,只要銷量能夠達到一定程度,也能夠給與一部分的版稅分成,不過這個我還沒和老邵商量好,具體的方案,還得等我們商量討論了之後再說,但我可以保證的是,分成是肯定會有的。”
“那這個工作室有基本工資嗎?”
“有,但是不會很高,我和老邵商量目前暫定是一百塊一個月,因為這個工作室的興致和普通的編輯不一樣,更加傾向於對一個武俠神話作者的培訓。”
“你想想,你現在雖然沒有接觸過武俠神話,可當你成功寫了幾部之後,積累下來經驗,覺得自己的能力達到一定程度了,可以脫離工作室了,也可以直接和工作室解約,自己獨立創作,只要是寫得好的,質量達到我們雜誌社的要求,到時候不光可以連載,雜誌社還能安排出版。”
….馮化成心動了。
和詩歌不同,一部中篇的,三四十萬字,按千字十元來算,那就是三四千塊錢,百分之七十,那就是兩千多塊錢,寫的話,頂天也就三四個月的樣子,而且大綱定了,只要補充情節,潤筆的話,難度可比自己原創簡單多了。
就算一年下來只些一部,拿到兩千多將近三千的稿費,再加上每個月一百塊的基本工資,一年下來那也是四千左右的收入。
馮化成現在每個月的收入才多少,工資一百多,稿費這些一百多,還不是月月都有,加起來不到兩百多,一年下來十二個月,就算加上逢年過節的補貼,也不到四千塊。
而且要是夠勤快的話,肯定不止能寫三四十萬字,這個看看王重就知道了。
當初王重一邊工作,一邊兼職寫書,一年下來,少的時候能有寫個三十四萬字,要是全職的話,只要靈感能夠跟得上,那這個數字還是可以往上贈一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