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十二,永安,軍督府……
劉策把朝廷頒發的旨意和府內各級將領說了後,法紀當憤憤不平:“這實在太過分了,我大軍剛收復冀州,傷亡一萬七千餘人,朝廷對此非但沒有任何嘉獎,反而讓我等出兵去解河源之圍,
要知道遠東離河源足足五千多里路,那群狗官到底有沒有考慮過這些境況?京畿各處的世閥都是飯桶麼?非要到遠東調兵?”
張昭通也點頭說道:“法先生所言不差,這朝廷也忒不是東西,足足五千多里路,等趕到高陽最快也要兩三個月時間,這些鳥官是不是覺得我們邊軍會飛不成麼?索性不去理會他們,愛咋整就咋整吧。”
法紀和張昭通的話引起軍督府內其餘人的共鳴,大家都抱著同樣一個想法:我們精衛營驅逐胡奴收復大周故土,傷亡如此之巨,朝廷一點表示都沒有,反觀軍督大人,將戰中所繳獲的物資金銀盡數按三成獎賞規定,一個子都不落的分給出戰的將士,傷亡的將士還得到不小的撫卹,憑啥出兵解高陽之圍?
同時,他們也覺得所謂十大王牌的雷霆軍是不是也太弱了些?被一群流賊堵在城裡動彈不得,實在有些名不符實啊,開始對大周朝廷的戰力表示嚴重的懷疑,不由輕視起來。
而許文靜見到這一幕,開始閉目養神,心裡更加的竊喜,只要朝廷在邊軍中影響力開始消減,那將來也就少了很多麻煩,至於出兵不出兵,他知道,劉策心中已有決定。
“好了,先不說這個……”見府內各人都是不滿地神色,劉策平靜地說道,“先說說冀州各地情況吧?陳慶,你先說……”
陳慶聞言,起身對劉策拱手說道:“啟稟軍督大人,冀州平定後,我軍部仍在掃清各處盤踞的抵抗勢力,目前已經消滅敵人據點二十七個,俘虜七千餘人,除了些罪大惡極削首示眾之外,其餘已全部送往勞改勞作。”
“出戰將士的假期呢?可否已經安排下去了?”劉策又問道。
陳慶回道:“回稟軍督大人,已經安排下去,分為四批,假期各為一月整,如今第二批將士末將已經下令他們回家與家人團聚,不願回家或尚未成家的,也已安排了相應措施。”
“嗯……”劉策點點頭,“陳慶,你做的很好,有你鎮守冀州,本軍督很放心。”
陳慶行了軍禮說道:“多謝軍督大人謬讚,末將只是盡些應盡的本分罷了……”
劉策示意他坐下後繼續說道:“冀北那片,就有勞你多費心了……”
“請軍督大人放心!”陳慶大聲領命後便坐下了席位。
劉策接著看向徐輝:“徐輝,百姓的安撫工作進行的如何了?”
徐輝忙道:“啟稟軍督大人,有秦、葉兩位長史幫助,一切都井井有條,百姓情緒已經安撫下來,已開始在農業司的幫助下,開墾那些荒廢已久的土地。”
劉策很是欣慰:“民以食為天,桑農之事你也要多和秦、葉二位先生以及農業司的文員配合,爭取冀州一季能有一石以上糧食的畝產,三季皆如此,再輔以雜糧,這糧食也不用向外省引進了。”
農事是劉策眼下最為看重的一塊,不亞於科技司,畢竟糧食不能達到自足的話,就如同被人掐住了命脈一般動彈不得,這個問題必須要儘快解決。
好在這次北伐獲得不少牛羊,在葉胤的建議下,劉策也打算發展下畜牧業提高軍中副食,減輕主糧的壓力,在冀州各地建立了飼養場,讓農民鹹包前去打理,而那些異族之中對飼養牛羊有豐富經驗的牧民也聞到了其中商機,往軍督府提出飼養的建議……
很快牧族、烏族甚至靈族的人也都各自建立起了飼養場,到後來都過上了農場主一樣的富足生活,一時間成了一樁奇聞。
詢問過徐輝,又囑咐瞭解幾句,其餘各營主將也向劉策彙報了各自崗位工作後,話題再次轉到了河源之事上來。
劉策望向閉目不語的葉胤,語氣稍稍柔和了些問道:“葉公子,你有何見解,本軍督該不該出兵前往高陽呢?”
葉胤說道:“軍督大人,不才認為,這高陽之圍,應當派兵去解,原因有三,
一,此次北伐出征的將士都獲得了豐厚的獎賞,尤其是那些出戰的新軍將士,各個都收入頗豐,極大刺激了那些未出戰甚至怯戰的將士,如今各個都群情激昂,急切想要立功改變自己的處境。”
張昭通聞言,當即一拍大腿打斷道:“葉公子說的沒錯啊,我旗團裡那些兔崽子見到張烈和陸羽兩部立功,真是各個眼紅的緊,那些副將啊,親兵啊天天纏著我問何時再出徵,一定要帶上他們,
嘿,你說奇怪不奇怪,以前本將軍在幽州蘇敬山那叛逆麾下一聽說要打仗,各個都縮著脖子不敢靠近,現在倒好,爭著要出征,哎……”
葉胤笑而不語,接著說道:“其二,既然是皇命,那不得不執行,免得被人落下把柄,說我邊軍桀驁不馴,不服皇令的口實,這樣無論對軍督大人,還是我邊軍將士都十分的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