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雲的意念似乎和整個天地融合到一起,身軀的四十九處穴竅,經過細微的調整相互連線,似乎誕生了一點靈性,自動的吞吐天地元氣。
“先天第三重,天人境!”
在這個時候,楊雲似乎回到了當初突破先天境的時候,精神變得十分敏銳,精神力增強了數倍,意念一動,就能操縱元氣,可以把招式的威力增幅數十倍。
不過這還不是最大的作用。
天人境,代表修煉者而能時刻保持天人合一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修煉者的五感變的十分敏銳,體內的元氣能源源不斷的從天地間得到補充。
在境界達到天人境之後,楊雲似乎觸控到了更高的境界。本來虛無縹緲的精神意念,有了凝聚的趨勢。
“如果精神意念和靈魂融合凝聚,再糅合自己參悟出來的靈韻,就能修成相對應的法相,突破到天象境!”
不知道過了多久。
楊雲回過神來,感覺到虛空中還有許多信仰之力湧來,他意念一動,伸手一指,放在祭壇邊緣的一個木像散發出淡淡的白光。
大量的信仰之力,被楊雲寄託在了木像之上。
“還算不錯,在三國世界觸控到了天象境的門欄,等回到主世界適應一番,再上大羅天功的力量,應該能和神蓮神女和神蓮教主差不多!”
這樣的實力,足以橫掃整個大晉王朝。
四十九處穴竅,半隻腳踏入天象境的先天大宗師,大晉王朝上下,還沒有幾個。
在完成祭天儀式後。楊雲就帶著一眾文武進了長安城。
復興之後的大漢王朝,準備以長安為都城。洛陽為東都。對於大漢來說,屢遭戰亂,世家豪族十分衰微的關中之地更適合新生的王朝。
祭天之後,就是論功行賞。復興大漢的第一功臣,是尚書令、武鄉侯諸葛亮。第二第三則是不幸遇害的關羽張飛。
接下來就是馬超、趙雲、黃忠、魏延、馬良等人。
前漢有漢初三傑、沛縣功臣!後漢有云臺二十八將。而如今的季漢,有資格被封侯的功臣只有十幾個。
不得不說,季漢復興的功勞,大部分都在楊雲身上。如果不是他在夷陵之戰逆天改命,大漢根本沒有今天。
不過他是君主,就算功勞再高,也不可能自己賞賜自己。
在完成任務得到因果之力後,楊雲開始安排自己離開之後的事情。劉禪雖然沒有什麼能力,但性格仁厚,只要配上幾個賢臣,成為守成之君沒有什麼問題。
諸葛亮、蔣琬,還有已經被楊雲安排到太子府的陸遜,特意找出來的姜維、鄧艾!有這麼多的良臣名將輔佐,如果再出現五胡入侵中原的事情,那楊雲也只能承認自己眼瞎。看錯了這些人。
臨離開之前,楊雲在長安的皇宮內留在一尊神像,如果大漢到了危機時刻,他留下的這尊神像,能爆發出先天大宗師的全力一擊。
天下沒有不滅的王朝,也許等到大漢崩潰的時候,這尊神像能讓劉備的後人有延續香火的機會。
畢竟,劉禪是原來劉備的血脈,本質上和楊雲沒有血脈關係,楊雲得到因果之力,還給劉備後人一個完整的王朝,再加上留下的神像,堪稱仁至義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