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我軍此戰大獲全勝,殺敵六千七百餘人,俘虜吳兵兩萬有餘!糧草輜重三萬石,還有將旗十八面、兵器甲冑不計其數!”
在蜀軍的營帳中,無論是黃權、黃忠,還是馬謖等人,都是一臉的振奮。
從蜀軍東征開始到現在,已經過了大半年,漢軍終於獲取了大勝,擊破吳軍的主力。
“能擊破吳軍大營,都是眾卿之力!”
楊雲哈哈大笑,心情極好。吳軍主力戰敗,代表他已經逆轉了夷陵之戰的結果,讓本來有些衰退的蜀漢勢力,重新增長。
“陛下,如今我軍已然擊破吳軍主力,江陵門戶洞開,臣請命領軍東進,攻打江陵!”黃忠立即站了出來。
“漢升不要著急,朕先聽聽公衡和幼常的意見!”
楊雲擺了擺手,然後把目光落在了黃權和馬謖身上。尤其是馬謖,他這次幫助大軍攻破了吳軍營寨,可見能力不弱,擔任參軍綽綽有餘。
“稟陛下!臣建議暫時不要攻打江陵,根據吳軍被俘的將校所言,陸遜已經率領八千人馬南下,吳軍在夷道城內,還有數千兵力!兩者合流,就能重新穩固局面!”
“並且,江東水師元氣仍在,我軍如果繼續東進攻打江陵,糧草輜重連綿千里,江東水師一旦逆流而上,斷我軍糧草,那情況對我軍十分不利!”
“臣以為,大軍現在應該進攻夷道,然後大軍水陸並進,步步為營,攻下孱陵!孱陵很公安,扼守大江水道,只要拿下兩地,就能穩固我軍後路,等到了這時,再進攻江陵不遲!”
黃權分析現在的情況,最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的辦法,是步步為營,先把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再來考慮擊敗敵人。
“鎮北將軍此計雖然穩妥,但等到我軍攻下孱陵、公安之時,吳軍的援兵,早已進駐江陵!江陵城堅,如果強攻,未必能攻下!”
還不等楊雲說話,馬謖就立即站出來,反駁這條計策。
“江陵乃是南郡要地,如無江陵,則江南不保!所以臣建議,陛下應立即派出先鋒,沿江東進,趁著吳軍大敗之時立即攻打江陵!只要江陵在手,我軍可以攻打上庸、房陵!到時糧草輜重,可從漢中運來。不用擔心江東水師擾我後路!”
“並且,拿下江陵之後,我軍還能向東威脅江夏,陸遜手中即便有一萬大軍,也只能撤回長沙!”
營帳之內,眾人聽到黃權和馬謖的計策後,都沉吟不語,對於黃忠、關興、張苞這些大將來說,他們當然比較傾向於馬謖的計策。
如果按照馬謖之計,大軍只要拿下江陵,就能恢復蜀漢全盛的局勢,並且江陵此時兵馬不多,正是趁虛攻打的好機會。
這個機會一旦錯過,再想拿下這種堅城,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黃權微微搖頭,說道:“幼常此計有些行險,一旦我軍無法儘快破城,陸遜就能斷我軍後路,到時候我軍沒有糧草,又該如何?”
馬謖笑了一下,沒有繼續反駁,而是把目光落在楊雲身上。很明顯,他是讓楊雲來做出決斷。
畢竟,楊雲才是大軍主帥。
“以現在的天下大局,如果不能儘快拿下江陵,只怕魏軍會南下插手。在原來的歷史上,夷陵之戰結束不久,魏軍就南下攻打江陵……”
楊雲更傾向於馬謖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