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第1/4頁)

建興二十六年,公元254年的時候,大漢丞相諸葛亮病逝,享年七十四歲。

得知諸葛亮死訊,劉禪和沈晨等人悲慟欲絕。

到了這個時候,開國將領、功勳其實都已經死得差不多,如龐統和徐庶幾年前也都紛紛病逝。

甚至二代裡都有關平、關興、張苞病死,老一輩開國將領基本上所剩無幾。

沒辦法,關興體弱多病,不到三十歲就死了,屬於早夭。張苞則是後來得了一場大病,比張飛晚死幾年而已。

而關平年齡不小,比沈晨還大四歲,關羽死後就為上將軍,入補軍務院,沒過幾年也病死了。

畢竟這些人出生時間基本都在公元150180之間,到如今年齡也都6090多歲。

即便醫療水平上漲,壽命終究有數,能長壽的又有幾人?

連沈晨都已經六十八歲了,何況其他?

因而老一輩日益凋零。

好在二代基本成長起來,沈印、沈熙等人已成為國之棟樑,還有姜維、鄧艾、趙統、關樾、龐會、甘述、張紹、黃安(黃忠養子黃誠之子)、魏昌、魏榮等皆入朝為官。

除此之外,原江東系和原曹魏系降將以及優秀的世家子弟也漸漸在朝中開始佔據職務,甚至還有夏侯霸在劉禪掃平漠南鮮卑之時立功,成為上將軍。

季漢開國初,最受重用的是元從派以及荊州系,像簡雍、孫乾、糜竺、袁琳、劉琰、夏侯纂等本身軍事政治才能一般,卻因是元從派,而要麼三公九卿,死後入桃園殿,要麼佔據高位,成為開國封侯。

雖說這對於那些戰功卓著的將領來說有些不公平,但沒辦法,資歷這種東西即便後世開國評選開國將軍也是如此。你戰功再彪悍,沒有早期資歷,也當不了大將和元帥。

所以在季漢建興初到建興中這段時間,基本上還是元從派和荊州系的舞臺。除此之外就是益州系,江東系也就諸葛瑾和陸遜冒了個頭。

陸遜晚期入選為門下卿,當過一段時間次相。

不過到建興中後期,也就是公元250年之後,慢慢地江東系和曹魏系開始發力,有不少原本的江東曹魏世家子弟,開始爭取朝堂高位。

主要也是季漢以科舉取士,雖然經過幾十年發展,寒門和平民子弟入朝為官者大大提升。

但世家子弟有先天優勢。

有些可以門蔭入仕,有些則有先發優勢,讀書習字的門檻比寒門和平民子弟低太多,因此早期朝堂還是以世家子弟為主。

而現在諸葛亮離去,荊州派系又少了一員大將!

諸葛亮擔任大漢丞相三十多年,治理國家井井有條,威望極高,他的死對於天下百姓,無不哀傷。

劉禪親自為諸葛亮扶靈,在中祖廟裡發喪。

從張飛開始,能將靈堂布置在中祖廟裡,並且配享太廟,就是季漢臣子莫大的榮幸。

然而幾十年下來,除了開國元勳以及最早元從以外,後來的派系,就算你功勞再大,也基本不可能實現,隨著桃園殿功臣漸漸凋零,這種情況也將愈發稀少。

在諸葛亮發喪期間,沈晨幾次哭暈,劉關張兄弟三人情同手足,諸葛亮與沈晨之間,又何嘗不是親如兄弟?

自幼年相識,結伴已過六十餘載,感情無比深厚。

服喪過後,沈晨就病倒在床上。

也幸虧他體魄還算健壯,倒是熬了過去,只是身子骨大不如前,雖然被劉禪任命接任諸葛亮為丞相,但似乎天命不久,政務多交由副相極三省六部處理。

他大抵也明白自己到了大限的時候,晚年專心寫書,他數十年的人生,本就已經寫了十餘本,晚年又寫了數部經典傳世傳家,為漢人文明的歷史,創造出偉大的精神與發展財富。

又過了八年,到建興三十四年,公元262年時,沈晨也病逝了,享年七十六歲,成為了入桃園殿,最後的一名臣子。

自此劉備早期的元從派、荊州派包括徐庶、龐統、法正等人再內,全都走光。

最新小說: 滿朝奸細,開局覺醒帝王之眼 邪君的第一寵妃 南城亡事 從草莽皇子到千古一帝 [綜漫]Mafia白月光竟是我自己 九吃回頭草 被偏執男主盯上後 鬼殺隊團寵是鋼鐵直女噠 探花 朱家小聖人 我為紅樓來 被棄後,我入寒門科舉成狀元 不好,小姐又被退婚啦![快穿] 全家流放,我靠空間買下半壁江山 關山一程 十八線女配穿進後宮演頂流 和冷酷劍修炒CP 四爺的外室不好當(清穿) 天煞孤星重生後,傍了妖王當奶爸 快穿:為保孟婆編制,冥王吻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