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了河南,曹叡心中悲慟不已。
這種感覺比丟了半條命還失魂落魄。
概因這次對於曹魏的損失實在是太大了。
曹操末期,曹魏經歷了襄樊之戰以及關中之戰,雖慘敗,卻底子依舊。
曹丕時期,雖然丟了關中長安,也丟了淮南之地,但至少這些都是廣袤無人的區域,幾乎沒損失什麼人口。
可到了他曹叡手裡,把人口充沛的河東、河南之地全給丟了,一下子就損失了好幾百萬人,損失比他父親和爺爺那時期加起來的損失還要大。
亂世當中什麼最珍貴?
人。
人命在這個時候不值錢,但也很值錢。
因為在他們這些上層權貴眼中,百姓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
沒有人,他們就不能組建兵馬,不能屯田種糧,也無法維持得了他們錦衣玉食的生活。
正所謂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雖然漢代沒有這句話,但道理是想通的,古時以人為本的大計本就是從春秋戰國時代就早已存在,區別就看統治階級重不重視。
曹叡就很重視人口,不然也不會頒佈法律休養生息,想辦法從世家權貴那裡調撥糧草和兵馬來填補缺口。
所以在得知河南地盤拱手讓人,大量的人口歸於大漢之後,已是萬念俱灰。
簡單來說,就是心態崩了。
此刻他哭喪著臉,現在也不過22歲,但卻像是42歲一樣,整個人蒼老憔悴了二十歲。
衛臻看到他現在痛苦的表情,就只好勸阻說道:“陛下,事情還沒有到最後那般田地,還請陛下要振作起來。”
“沒有到那般田地?”
曹叡哀傷地說道:“先帝和太祖手中,河南都沒有丟失。唯獨到了朕手裡,河南卻沒了,讓朕如何振作得起來?”
衛臻就說道:“如今車騎將軍和驃騎將軍兵馬退回來,那麼我們的實力得以儲存,尚有反擊的機會。”
“反擊的機會。”
曹叡被他們給整笑了,破防怒喝道:“哪還有什麼反擊的機會?”
陳群說道:“陛下,兵馬在,一切就都有可能,何況陛下想想,難道南方吞併了河南,就是此消彼長嗎?臣倒以為,非也。”
“你說說。”
曹叡抱著最後一絲希望詢問。
陳群說道:“南方大舉入侵,河南世家權貴聽說之後,無不紛紛攜帶著輜重和人口往北逃跑,衣冠北渡,懼南方大漢如蛇蠍,這是其一,世家不會幫他們。”
“唔”
曹叡微微點頭,這確實是共識,南方打壓士族太狠,那些人生怕遭到清算,往北逃跑也正常。
“其二,南方號稱不取百姓一分一毫。”
陳群繼續道:“他們會把土地分發給百姓,卻又不會第一時間收取田稅,那他們的軍糧和器械,還有那徭役,又該誰來補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