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都鄴城!
曹叡在那一瞬間,就只有這個念頭。
因為現在洛陽實在太危險了。
河東易手之後,漢軍不需要進攻幷州,直接從中條山過來就行。
漢末函谷關已經失去了防守意義,潼關在華陰以東,沒有河東郡,潼關就變成了馬奇諾防線。
沈晨的大軍完全不需要攻打潼關,從中條山的虞坂古道到大陽縣,河對面就是陝縣,也就是後世河南省的三門峽市。
陝縣到洛陽就只有一百多公里,而且全程沒有可以防守的地利條件,數日內漢軍就可以兵臨城下。
而現在曹魏在洛陽的兵力只有不到萬人。
即便把潼關的一萬人左右調回來防守,總兵力也才兩萬。
一旦漢軍殺到洛陽,頃刻間大魏帝國就要覆滅。
相比於遷都帶來的軍心民意損失,哪有直接被人打到帝都亡國的損失大?
所以曹叡雙目呆滯,腦袋裡只有遷都這個想法。
不是他想遷都,實在是如果不遷都的話,不等諸葛亮和關羽殺過來,沈晨就要把他滅國了呀。
聽到曹叡再次提出遷都的念頭,陳群本能想要勸住,曹魏朝廷在洛陽,他們作為潁川世家是可以享受到一定政治紅利的。
但仔細一想,又只能長嘆一聲閉口不言。
因為誰都知道,如果不遷都的話,恐怕再過一段時間,沈晨在關中的漢軍,就要到洛陽城下了。
曹叡說完這句話,環顧四周,見底下的人一個個鴉雀無聲,一時哀傷道:“難道已至此了嗎?朕也不想遷都,可只有遷都了嗎?”
“唉,可是遷都之後,若是沈晨再攻打了幷州,鄴城也同樣面臨著危險”
董昭嘆息道:“遷都也只能解決一時的憂愁,只有擊退南軍,才能夠徹底平息禍患。陛下,我們必須要把敵人阻攔在洛陽和幷州之外。”
“便只能派新軍過去了。”
曹叡唉嘆道。
現在新軍還沒有完全練好,算是烏合之眾。
但他們已經沒有別的軍隊,如果不把新軍派過去防守的話,等沈晨打到幷州或者洛陽城下,那一切都晚了。
眾人每個人都面有難色,曹魏現在每況日下,有亡國之兆,亦是令他們這群人憂心忡忡。
特別是陳群,臉上表情極為複雜。
當年劉備去徐州,他因天下大亂避禍在小沛一帶,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屯兵小沛,陳群就被劉備徵辟為豫州刺史別駕,曾經勸過劉備別去徐州。
後來劉備去了,陳群就離開了劉備,跟著他的父親陳紀去徐州避難,結果劉備被呂布打敗,陳群父子就跟了呂布,直到曹操擊敗呂布之後,他才又跟隨了曹操。
如果當初他跟糜竺一樣,跟著劉備不離不棄的話,那作為在徐州跟隨的元從,或許在南方朝廷,他的地位恐怕無出其右,諸葛亮的丞相之位,大抵也得歸他,也不至於像現在這樣擔憂北方曹魏會被打敗破滅。
可惜這個世上本就沒有如果。
曹魏這邊得知沈晨大破曹真,河東已失,朝堂震動,天子曹叡決定遷都鄴城,派遣毌丘儉為主帥,領才剛剛訓練了一個多月的新軍前往幷州,又讓潼關的守軍退回洛陽,讓之前從蒲坂逃回來的兩萬多人駐守在上黨。
這樣洛陽就有兩萬左右的兵力,幷州還有那麼幾萬人,沈晨如果繼續進攻的話,他長途跋涉,勞師遠征,且還需要準備糧草,興許能夠將他攔在關東之外。
而沈晨這邊則是另外一番景象。
在斬殺曹真,又大破徐晃之後,沈晨軍進駐河東郡,在四月二十五日至河東治所安邑縣。
隨後沈晨的部隊分兵至臨汾、聞喜等縣,開始往東垣縣、端氏縣等地進軍。
東垣和端氏就是後世山西垣曲縣和沁水縣,這兩地的人應該都知道,垣曲縣位於王屋山當中,有一條道路直接連通河南濟源市。這條道路在後世叫做菏寶高速,在漢代叫做箕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