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七年下半年十月底,諸葛亮和沈晨也得到了訊息。
關羽那邊十月下旬大敗曹軍,但曹丕那邊卻沒有立即得信,原因在於淮南離洛陽千里之遙,訊息沒有那麼快傳過去。
而南方的大漢則已經建立起了信鴿體系,建業的信鴿會飛到江夏,再從江夏向襄陽報告。
襄陽和南陽宛城也有信鴿基地,所以可以實現兩日內通訊。
最近一年長安也建立起了從南陽宛城到長安的信鴿系統,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只要效率夠快,建業的訊息,能在四天左右,送到長安。
由於訊息是先送到襄陽,再從襄陽送到宛城,所以諸葛亮是在關羽大破曹軍之後的第三天得到的信件。
此刻宛城太守府內,諸葛亮略有些疲憊地坐在府邸廳內看著公文。
他除了是目前南陽軍隊的三軍統帥以外,還要兼顧南陽的政務,因為南陽是北伐的糧草基地,荊州的主要糧倉之一。
糧食問題是北伐的關鍵,還有一系列南陽百姓的民生、治安、經濟、刑法等等。
雖然有馬良黃權周不疑蔡篤,以及南陽本地官員幫忙,但他個人來說還是比較喜歡事無鉅細,即便是有人幫忙處理,也要看看處理結果怎麼樣。
所以往往會把自己搞得很累。
除此之外他最近一直在擔心江東那邊的事情,因此沒怎麼睡好覺。
旁邊周不疑見他心神不寧,便說道:“丞相,之前建業那邊不是傳信過來,說孫權已經梟首,後方無患了嗎?丞相又何必擔心呢?”
諸葛亮沉吟著說道:“我是在擔憂雲長能否破敵,曹軍如果沒有上當,只佔據了淮南不繼續進軍的話,恐怕.”
周不疑笑道:“丞相也毋須擔憂,那陸伯言之計,連我看了都覺得厲害,曹軍再是聰明,也不可能想到太倉是我們自己放的火,孫權那邊也早多我們的內應,他們聯合孫權,不會只為了一個沒有人煙的淮南而罷休。”
“嗯。”
諸葛亮微微點頭道:“除非曹丕胸無大志,否則不可能不對江東垂涎。陸伯言真是有韜略,以整個江東為餌,引誘曹軍渡江,在江面上把他們擊敗,是個好計謀啊!若我用兵,大抵不會採取此計。”
“那是因為丞相可以正面擊敗曹軍,不屑於用陰謀之計。”
旁邊蔡篤笑著說道。
“非也。”
諸葛亮搖搖頭道:“我確實不擅長奇謀,但陸伯言若是向我建言的話,我也不會用,這跟此計險不險無關,我只是不想再丟掉大漢任何一寸領土!”
說句實話,陸遜的這個計謀就算失敗了損失其實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最多丟了淮南。
淮南如果還是當初袁術時期的人口,那肯定是個巨大損失。
奈何淮南現在成為荒地,空有土地沒有人口,並且合肥城還給燒了,曹軍缺少重要的戰略城池和生產資料,很難對江東產生威脅。
到時候關羽是有機會再北上進攻曹軍的。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關羽之所以選擇採納陸遜的建議,除了陸遜豁出去了用性命擔保以外,更重要的還是陸遜的建議失敗了也造成不了多大影響。
然而諸葛亮覺得,如果他為主帥的話,縱使陸遜計策成功的機率很高,他還是不太想採納。
這大漢領土,是一分都不能少啊!
“報!”
就在這個時候,外面忽然信使進來,高聲道:“襄陽飛鴿傳書,大將軍成功引誘曹軍至大江上,一舉連破三軍,曹軍死傷被俘近七萬!”
“七萬?”
諸葛亮震驚不已,一下子從席上站起來,說道:“訊息確鑿否?”
“確鑿。”
“恭喜丞相,賀喜丞相。”
旁邊馬良周不疑蔡篤黃權等人連忙向諸葛亮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