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時南郡的人口是七十四萬,江夏則是二十六萬,劉表掌控的總人口也就一百萬出頭,兵馬不過三四萬。
所以張繡到南陽,劉表就需要張繡幫他在南陽當做北方南下的緩衝區,抵禦曹操的進攻。
因為當時的曹操實力比他強太多,他也不是沒有在南陽駐兵,可被曹操、曹洪等人接二連三攻打,損失慘重,因此只能選擇把南陽這片擁有百萬人口的大地盤讓出去。
張繡投降曹操之後,劉表就幾乎只能把南陽放棄了,實在是他沒有能力在南陽和曹操爭奪,屢次進攻都被打敗,兵馬可謂損失慘重。
一直到後來他平定了張羨,徹底掌控荊南四郡,實力才壯大起來,但那時時機已經很差。
當時荊南長沙郡人口為一百零五萬,零陵一百萬,桂陽郡五十萬,武陵郡二十五萬,再加上南郡和江夏,此時劉表的治下人口終於有了三百七十萬。
甚至還不止。
因為當時北方戰亂,大量人口遷移至荊州,往荊南方向避難的名士大儒世家大族那是數不勝數,單一個大儒潁容,就帶了門徒上千人,包括他們的家卷的話,遷移人口數千之眾。
史料記載,從中平年間到建安中,荊州人口從三百七十萬漲到了六百二十萬,如果再算上世家大族隱瞞的人口,這個數字可能要突破到七八百萬左右。
所以到了建安五年之後,也就是公元200年平定張羨之亂後,劉表的實力可謂是飛躍性暴漲,史書稱其帶甲之士達到了十多萬。
可惜官渡結束之後,曹操名震天下,再加上孫權平定江東,開始多次進攻劉表,要為父親報仇。
這使得即便他兵強馬壯,亦不敢有何動作,只敢偷偷私底下有稱帝之舉。
而現在呢?
現在沉晨幫他頑強守住了南陽,逼得張繡不能投曹,南陽一百多萬的人口得以儲存。
再加上沉晨收攏大量關中、河南流民,又俘虜數十萬黃巾殘部,大大充實了南陽人口,讓南陽人口接近二百萬大關。
在屯田制之下,劉表糧草充沛,治下百姓提前有了四五百餘萬,於是在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左右,劉表就已經擁有了帶甲之士十萬的超強實力。
緊接著平定張羨之亂,得到了整個荊南。
歷史上劉表只有荊州六郡,他的人口都有六百二十萬了,現在再加個歷史上歸屬於曹操的南陽,紙面人口直接破八百萬,如果算上世家隱匿的人口,甚至可能在一千萬左右。
而曹操和袁紹呢?
目前能跟他勉強媲美的只有袁紹。
袁紹四州之地,根據史料記載人口應該在八九百萬左右。
光一個冀州在王芬治理之後,人口恢復到了五百多萬,青州則有一百多萬,再加上幽州和幷州,接近千萬丁口。
曹操則實力不強。
他的地盤其實比袁紹還大,官渡開打之前,有徐州、兗州、豫州、司隸,甚至關中都臣服於他,紙面人口也在一千萬以上。
但河南之地打得太殘破,不像北方只有袁紹和公孫瓚爭雄,對百姓傷害不是特別大。
再加上瘟疫流行、戰亂不止,河南的百姓大量往揚州、荊州遷徙,以及很多地盤都是因為他得到了劉協,表面臣服,地盤再大沒有實際意義。
所以當時曹操治下的實際人口就只有豫州、兗州和徐州,徐州還被他屠了個半殘,總人口不過三四百萬。
歷史上他官渡大敗袁紹,又把南陽盆地的人口全都往河南遷移,抓緊時間休養生息,迅速控制了司隸、徐州等地,到處搞屯田制,人口和實力這才飛速增長。
等到袁紹病死之後,便立即收復河北,得到了大半個天下,總人口這才達到了一千五百萬之眾。
這樣算下來,歷史上在赤壁前夕,曹操一千五百萬人口,荊州劉表六百二十萬,揚州四百三十萬,再加上益州、關中、西涼的人口,全國的總人口差不多在三千多萬的樣子。
這也符合人們推測的三國時期,世家大族隱瞞大量人口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