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且算是跟社群“里正”們達成默契以後,
琳娜、利亞姆和“變色龍”各自帶著一位能交流的社群“里正”,以及被他們叫來當幫手的族人,然後就在社群裡挨家挨戶搜查了起來。
搜查的“細緻程度”總是會和“消耗時間”成正比,一個白天過去,才勉強把社群裡篩了個八成,
晚餐的時候,幾人受邀到一位社群“里正”的家中做客,吃飯之前一碰頭,韋恩就又有點腦殼疼了。
喵的,這幫人還是把偵探社當“白人老爺”來糊弄了,按照這樣的情況,能搜出個鬼啊。
雖然和他們說了這幾天不讓“打鳥”,鸚鵡和遊隼之類的傻鳥也在社群上空時不時飛過,但鳥兒們頂多可以跟蹤特定的目標,或者監督有沒有“額外的人”出現,它們壓根就分不清社群人堆里正常走動的原住民們誰是誰,
而社群再小,也不是幾個人的視線所及就能完成監督的,現在兩個住宅區都搜過了,不說找到兇手吧,就連非登記的社群居民都沒遇到幾個——也可能是遇到了,但大家只有在挨家挨戶確認人員的時候,才能嚴格比對人頭數和名字,陌生的面孔在別的地方混在一起,還是很難分清。
說白了,十有八九是那些負責帶路和翻譯的社群“里正”,在搞類似“瞞天過海”或者“暗度陳倉”的小把戲,
檢查的隊伍還沒到地方,訊息估計就已經先到了,不該露面的人提前輕車熟路地暫時轉移,然後檢查的時候就會看起來“一切正常”。
可惜日常的生活痕跡還是很難完全掩蓋掉的,比如說一戶人家本來住得就擠,偏偏還留著額外一兩個的床位說是給來訪的客人用,又比如說家庭成員就那麼幾個,換洗晾曬的衣物卻有跟他們都尺寸不符的,
探員們在偵探社都受過相關的培訓,太細緻的情況或許看不出,但一張床到底是“被閒置了很久”,還是“近期有人常用”,卻也不難分清。衣物什麼的就更是能“一眼測謊”。
都說了偵探社不管他們額外隱匿族人的事情,可是這些社群“里正”們顯然還是不信……
現在這麼一瞞,社群裡能藏人的地方顯然就不少,鬼知道要抓的那個在逃小頭目躲在了哪個位置,又或者是不是也被族人們同樣故意“瞞天過海”了。
韋恩稍微回憶了一下,突然覺得今早有位工廠管理說得對,這幫原住民確實不好管,不但抱團,而且心裡的“小九九”也多,
能理解,但不開心。
……
夜幕降臨,社群裡本來就少的白人面孔,這會兒便幾乎完全消失了,
不是“人沒了”,單純就是“下班回家了”,除了警察局和學校、醫院裡還有一些負責輪班管理的以外,那些真正的頭頭們早已經收工打烊,還在上班的也不再出門。
“既然他們不配合,管事的人也不在了,不如我們今晚想個辦法‘炸魚’,你覺得怎麼樣?”
吃完晚餐以後,韋恩幾人拒絕了社群“里正”們的陪同,在社群裡散著步消食,然後他就跟琳娜提了這麼個想法。
“炸魚”其實不難,問題在於要怎麼把最關鍵的魚給炸出來,韋恩把這個話題丟擲來,也是想看看偵探社這邊能不能重新整理出個點子王,
反正夜晚還長,待會還可以出去跟伊妮莎她們碰一下頭,要是還不行,韋恩覺得今天的那個奧利好像還不錯,先從原住民裡搞定幾個“線人”也是個辦法。
要是一時抓不到人,社群乾脆就多封幾天,反正原住民們平時上班也不用出社群,而熟面孔的白面板工作人員們進出又不會被攔,
伊妮莎她們也拿到了道格帶過來的大教堂手令,按照計劃,會在外邊對“出去”的馬車進行抽檢,除非這裡有足夠長的地道,不然韋恩還真不擔心那傢伙能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