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米國總共有近9000家銀行,除了規模最大的且最被人耳熟能詳的大小摩根,花旗,高盛,富國,以及米國銀行等巨頭之外,還有一級資產從幾十億到上百億不等為數眾多的小銀行。
完全市場化的行業規則,決定的這些商業銀行的本質上其實是進行金融、投資、借貸業務的公司而已。
而對於公司來說,現金流究竟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事實上,米國甚至有不少效益不好的銀行,是透過向其他銀行貸款來勉強續命的。
然而這些銀行沒錢嗎?並不是,他們所擁有的資產可能相當的可觀。
但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金融風暴中的犧牲品:在風險轉移還沒完成的時候遭遇了房價暴跌,於是那些債權資產就全都砸在手裡了。
所謂“不動產”,就是沒辦法變成現金,只能用資產來貸款,苟延殘喘。
就在這個時候,陳晉忽然冒了出來……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就給三五銀行賺回了十幾億刀?
那一年平均下來,就算效率會有所降低,至少也有上百億刀吧?
My d!
那種營收水平,已經秒殺絕對多數銀行了!可以預料到的是,因為大規模的債權變現,除了現金流會變得充沛之外,三五銀行的股票也迎來了連續數日的大漲,總漲幅超過了20%!
而這,還是三五銀行跟陳晉的第一次合作而已……
……
最近這一段時間裡,傑伊都跟著自己的叔叔拉姆·伊曼紐爾一起,忙於籌備三年後的大計劃,確實疏忽了對銀行的管理。
雖然也注意到了自家股價的一路上漲,卻也只是心中高興,沒有刨根問底。
現在看了朱爾斯發過來的郵件,他才猛然醒悟過來——陳晉到米國之後的第一個商業動作,立刻就讓他們雙方之間的關係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原來是他們認為陳晉離不開自己,並且想要賺取利益,獲得更大的影響力也必須透過自己。
然而現在看來,多的是銀行想要去捧陳晉的臭腳,自己莫名其妙就成了可有可無的角色?
傑伊對此決定毛孔悚然,立刻就撥通了朱爾斯的電話……
“喂,總裁先生!”朱爾斯飛快的接了起來。
“現在情況怎麼樣了?”傑伊凝重的問道:“陳晉是不是跟很多銀行進行了合作?”
朱爾斯頓了頓,認真回答道:“並沒有,他只選定了在洛城以及嘉州有大量債權資產的銀行,從臨近州趕過來的人,他一個都沒見。”
“沒有趁機擴張嗎?”傑伊有些驚訝:“那有沒有做上市籌備?”
“都沒有。”朱爾斯應道:“我跟陳晉聊過這個話題,他的理由是目前tiankun公司剛剛建立,雖然第一仗打得非常漂亮,但公司內部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華人老闆和米國員工之間的文化理解衝突,企業文化的營造,還有管理上的瑕疵等等。”
“至於上市,他說要再等等。”
傑伊聞言,心中有些凜然。
按照他作為一個資本家的思維模式,一旦公司有了足夠的噱頭和漂亮的賬目之後,上市圈錢是不二選擇。
但是陳晉並沒有這樣做……看他的言論,似乎是打算安安心心的做一家實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