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之後,李秉先感慨道:“既然你這樣說了,而且上億的收入也被你視為糞土,那還請你對教室公寓多上上心吧。”
“其實,我曾經也有造福一方的理想……”
陳晉看著他,只見他的臉上已是絕望,忍不住應道:“是很多年前的理想了吧?確實,絕大多數走仕途的人,一開始都想做個好人。我願意相信這一點。”
“是的。”李秉先道:“只可惜這個世道就是這樣,我想做個好人,卻總會有其他的事情出現,把你拉向深淵……”
“不要推卸責任了。”陳晉道:“無論這個世界多麼殘酷,你都可以坦然的面對它,只要問心無愧。”
一聽見“問心無愧”這個次,李秉先愣住了,隨後想來想去,點點頭,不再說話。
陳晉也沒有多跟他們兩人墨跡,轉身離開了。
…………
…………
陳晉回到家裡之後,就如往常那樣繼續投入到了工作當中去。如果圖謀是在百越省和香江,那麼有很多準備工作都必須提前做到位。
畢竟這本不是他計劃當中的目的地,然而卻被命運推到了臺前,逼著他硬著頭皮也要啃下這塊骨頭。
最初接觸到香江房地產行業的內容,出現在陳晉視野中的,是兩本書。
一本書名是《地產霸權》,是今年1月1號才出版的。作者潘慧嫻,曾經是香江信宏集團創辦人郭得才的私人助理,任期長達八年。
原本就在加拿大知名地產公司工作多年的潘慧嫻,在來到信宏集團工作的八年時間裡,親歷了香江持續飈升的樓價,弄得普通市民怨聲載道。
同時中產階層的財富流失嚴重,草根民眾的生計艱難,甚至食不果腹。
而相形之下,香江的大地產商們,卻富者更富,乃至富可敵國。
這種現象的影響,使得香江這個原本華人世界最富裕的社會,所謂自由經濟的天堂,曾經是最推崇“勤勞致富”的地方,現在卻出現了極其嚴重的仇富心理。
潘慧嫻給書取名時,用的“霸權”二字,就已經表明了香江現如今的形勢——“霸權”已擴充套件至公用事業及零售服務業,成為香江貧富懸殊、民怨沸騰的罪魁禍首。
她表達了自己支援自由市場的觀點,在書中建議特區應立即改善政策,以保障市場公平,不應再縱容地產財團壟斷各大行業,阻礙香江經濟進一步發展。
然而,在這本書正式出版之後,作者潘慧嫻卻遠避加拿大,沒辦法再踏上香江的土地了……
當段懷疆向陳晉介紹這本書的時候,曾經無限感慨的說過:“現在,內地也正在走著當初香江走過的老路。所以,我們必須撥亂反正!”
陳晉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決定要去到香江,從根源尋找、嘗試能夠解決問題的辦法。
另一本書,名為《香江地產業百年》。作者馮邦彥,是一位著名的經濟學者,大學教授。他在2007年出版的這本書中,詳細講述了香江房地產行業的潮起潮落,興盛和衰敗!!
當中有一些內容,陳晉正在深挖……可越是挖得深,就越是趕到了觸目驚心。
幾乎可以這麼說——現在,他在盡力避免出現的情況,當時的香江全都出現了!
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正是這樣兩邊本書,讓陳晉越來越重視香江,同時也重視與香江唇齒相依的百越省!
就在陳晉聚精會神時……
“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可知誰願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
《一生有你》的歌聲忽然響起,是陳晉的手機鈴聲。
電話是梅廣連打來的,也沒寒暄,而是直接告訴了陳晉一個訊息:“李秉先和王貴死了。”
“就這麼死了?”陳晉難得的驚詫道:“怎麼死的?誰動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