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晉接著問道:“現在這棟樓,區裡給了什麼說法了嗎?”
“找不到責任人,錢就沒地方出。”劉必安替葉宗資回答了這個問題。
葉宗資在旁解釋道:“劉隊長是好人。火災當天,他領著自己的支隊,衝進火場救出來二三十人。我也是被他救出來的。他臉上的傷也是那個時候留下的。”
“後來的事情,雖然已經不關他的事了。但他還是一直在積極的幫我們諮詢,反應,只不過……”
“我人微言輕,實在是有心無力吶。”劉必安的語氣帶著愧疚。
現在是和平年代,又是在東海市這樣的大都市,最經常面臨危險的人群,大概就是消防官兵了。然而,就算是常常要面對危險的他們,靜合區這樣一場舉國震驚的大火,也是很多消防官兵一輩子都未必遇得上的大事件!
想必,在劉必安的人生當中,這次大事件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吧?
只聽他繼續解釋道:“這樣一棟大樓的修繕費用,不是小數目。根據測算,按照靜合區當時的承諾,要全部修繕並且重新裝修的話,恐怕需要將近三個億的資金。”
“可是……責任人只是四個電焊工,就算把他們劈開了論斤賣,又能賣出多少錢呢?”
劉必安的口氣有些絕望:“所以最後只能像現在這樣,把外立面修好,起碼不影響市容。但是要整體修繕裝修?基本就是在做夢了。”
葉宗資接茬道:“所以現在的說法一直都是還在繼續調查取證以及追責,剩下的,就是不方便透露具體內容了……”
陳晉聞言,認真思考了一會,接著問道:“那這麼說來,就變成了懸案?可是按照條例,一方面是消防監管,一方面是市政監察,另一方面是小區物業巡查,再有就是開發商的防火裝置吧?”
“畢竟新聞上都說了,起火點只在1012樓之間,最後卻蔓延到了整棟樓,進而完全燒燬。這些部門和企業無論如何都逃脫不了干係吧?”
劉必安眨眨眼,緩緩應道:“當初給這棟樓過消防的,批市政監察批文的,都是現如今的區領導了。小區物業公司,南華物業。而開發商……則是改制前的東海市住宅開發公司。”
陳晉一聽就完全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那家南華物業是東海市非常出名的一家物業公司,素來以盡職盡責盡心的口碑聞名。而東海市住宅開發公司,就是後來的東海市海地集團,改制後成了民營企業而已。
只不過當時的海地集團並不是後來薛家父子的海地集團,他們是在多年以後併購了而已。無非是借用了當時已經非常知名的“海地集團”招牌為名稱。
而現在,海地集團又被龍倉集團和兆基集團給吃了下來。也就是說,要追責的話,當時應該是薛國祥的問題,現在嘛……就變成了兩大集團的問題。
儘管這樣聽上去非常的不可理喻,兩大集團也有點是律師來推脫責任。但陳晉可不會讓他們這麼輕鬆的脫身!
這一切,似乎真的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數吶!
至於當初消防和市政監察的問題……
追責?
自己追自己嗎?
“艹!”
陳晉忍不住罵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