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哪怕78億金額再大,都沒有數億元人民幣,堆在一起給人的視覺衝擊強!因為人本來就是視覺動物,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只有真正見到了這麼多錢,並且被這麼多錢給震住,眾人才會完全信服沈慄的承諾兌現……
“好了,開始吧。”這時,沈慄讓遊戲安排的工作人員,拿來一大捆灰色麻袋。由於這些人都由福利遊戲提供,所以沈慄不用擔心他們有誰,手腳不乾淨,偷拿錢什麼的。
場內的60多位記者,以及300多家慈善機構代表,已經對沈慄沒了任何想法。幾乎所有人,只是下意識的看著他在那指揮人員,將一大堆約300個左右的灰色麻袋解開。然後……有序的在保險箱前,將一堆一堆的紅色鈔票,往麻袋裡裝……
“一隻麻袋裝200萬。這保險箱裡的錢,應該夠300家機構的了。”沈慄這次找的300家慈善機構,只是他今天第一批的捐款安排。至於剩下的70多億,他會以匯款的形式,分別匯至全國各地將近2000家慈善機構,以及慈善團體,慈善個人。
這些機構,團體,及個人,都是沈慄捐款光環升級後,自動選出,並且實時監管的,比較具有可信度。而且眾機構也跟他約法三章,保證將善款的收入明細和支出明細,釋出到網上,受廣大網友監督。絕對不會挪用其他。
一麻袋裝200萬元人民幣,6億元就是300麻袋。這樣宏偉而刺激的場面,使得在場眾人,都不知該用什麼樣的形容詞,來形容此時畫面才好!簡直就連電影裡,都沒有這樣的場景出現。
工作人員將近忙活了兩個多小時,才把這300多家慈善機構的錢,都分裝進麻袋。
這時,沈慄公司集團的員工,開始安排並且再次核對,每家機構的資質,以及名稱。在一切確認完畢後,安排眾機構一一拿錢,而後在協議上簽字。
整個過程,全都被媒體記者們記錄下來。望著場內那300多隻百萬現金的灰色麻袋,很多人都感覺到眼前畫面,實在是有些太不真切……感覺就算做夢,都不一定能做到這些……
裝有200萬現金的麻袋,重量差不多在23公斤左右。這樣的重量,哪怕對一個成年男人來說,要一直揹著,都有些夠嗆。更別說在場許多女性機構代表,更是看著這滿麻袋的錢,感覺到有些犯難……
不過沈慄這邊,早就已經考慮周全,只見在所有的慈善機構分完錢後,他淡淡開口的對場內眾人說道,“如果有誰路上需要護送,或者幫忙背錢的。我萬慄集團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幫忙負責……”
沈慄的話,說得簡單明瞭,意思就是他這邊,早就安排好了人員,負責路上的護送。所以不需要有任何擔心。
許多在場的女性代表,紛紛對沈慄這樣的貼心安排,表示極具好感!覺得像沈慄這樣既成功,又有愛心與責任感的男士,真的是好男人的典範。
“沈總,今天真是太謝謝您了!感謝您對慈善事業做出的貢獻。您的這份恩情,我們大病兒童基金會,永遠都不會忘記!”
“非常感謝您的慷慨解囊,沈總,我代表殘疾人福利社,對您表示最真摯的感謝!”
……
捐款做好事,就是這點最讓人欣慰。有無數人會對此心懷感激。畢竟他們是社會上,真正需要幫助的弱勢團體。只要有人肯伸手援助,那回饋而來的笑容,是非常燦爛的……
拿到錢款的300多家慈善機構代表,在專人的陪同下,紛紛揹著一麻袋錢,離開宴會大廳。
300多人同時揹著麻袋,從酒店出來的情景,絕對的令人歎為觀止!許多不明真相的路人,紛紛拿出自己手機,將這些畫面拍攝下來,覺得非常有趣。
甚至還有一些好事之人,連忙上前詢問,“嘿,朋友,你們這麻袋裡背的什麼東西啊?大米嗎?是酒店在搞活動?”
被問的那名中年男子,笑著沒法回答他的問題。畢竟就算他說麻袋裡裝的,是200萬現金。恐怕站在跟前的男人也絕對不會相信!因為這樣的情形,實在是絕世僅有……
整個記者招待會結束,許多媒體同行,紛紛回公司加班加點,等著把今天這條特大新聞,給趕緊編輯出來。
特別是新華日報,人民晚報的記者,他們比起網路媒體來,在時間上更加緊張。不但要進行新聞的編輯,而且還要安排報紙排版。
報社記者們,匆匆忙忙了一個晚上過後。翌日早晨,地鐵裡派發的那些報紙,以及各報紙攤上,販賣的新聞晚報,新華日報頭版頭條上,彷彿統一說好了那般!全都印著一名口戴白色口罩,身穿灰色大衣的黑髮青年!
然而青年的身後,則呈現著一隻巨大的金屬保險箱。裡面堆滿了一堆又一堆的鈔票。畫面十分的讓人感到震撼!
新民晚報,“昨日下午,萬慄集團老總沈慄,在星級酒店,捐贈出6.3億現金!並且當天晚上,將承諾兌現的總額85.8億錢款,全都捐贈給相應機構!以下是多家慈善機構所發表的宣告……”
新華日報,“驚人訊息!85.8億善款在一天內捐出!6.3億現金多家慈善機構,現場拿到手軟!慈善能做到這種程度,恐怕萬慄集團老總沈慄,真的是國內第一人了!”
……
那些平時不怎麼關注網路,只看電視或者看報紙的市民。這是第一次記住了有關“萬慄集團”,有關“沈慄”這兩個名字。
許多叔叔阿姨,大媽大嬸,甚至更老一輩的爺爺奶奶,紛紛問自家小輩,“沈慄”這個人是誰?為什麼戴著口罩都看不清楚人?
“女兒,媽問你一件事,你看這報紙上的男的是誰啊,沈慄?今天許多報紙的頭版新聞上,拍的都是他。”一位模樣看起來40多歲的母親,手裡拿著一份報紙,跑到女兒房間的對她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