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太子橫聽聞父王又要把他送去齊國為質,狂怒不已。他在秦國為質那段記憶,是他想要抹去,卻又不能抹去的記憶。楚太子自然不願意再次前往他國為質。於是,楚太子來到後宮面見楚王后。
楚太子怒氣衝衝來到後宮,叱責道:“你們都退下。”
宮女和宦者見太子發話,躬身行禮,戰戰兢兢快速退了出去。
楚王后見兒子怒氣橫秋,慈和地問道:“吾兒誰惹你了,發這麼大的脾氣。”
楚太子抱怨道:“母后,父王要將我送去齊國為質。”
楚王后見兒子為了這件事發脾氣,笑道:“我還以為是什麼事呢?”
“母后,去他國為質,那是屈辱的。”楚太子見母后說得這般輕巧,急道:“我雖是太子,但前往他國為質,卻要受盡屈辱。孩兒被送去秦國為質,險些命喪秦國。孩兒,不想去齊國為質。”
楚王后平靜道:“齊國是東方大國,禮儀之邦。豈是野蠻秦國所能比。”
楚太子眸色害怕,語調顫抖道:“我在秦國如此,去了齊國也會如此。秦國是我的噩夢,齊國也會成為我的噩夢。母后,孩兒不願去齊國。”
“送你去齊國為質,不僅是你父王的意思,也是文武大臣的意思。母后做不了主。你不想去,也得去。”楚王后停了下來,看著楚太子,語重心長地說道:“如今的楚國,四面樹敵。你父王送你去齊國,也是迫不得已。”
楚太子聞言,一聲冷笑,笑容是那麼猙獰、可怕,“父王是高高在上的一國之君。楚國是由父王說了算。父王會迫不得已。”
楚王后見孩兒對楚王成見太深,忙道:“孩兒,你要相信,你父王是愛你的。”
“父王愛我?”這似乎是楚太子聽過最大的笑話,“父王是愛他的王位,愛他的江山。父王不愛惜孩兒的性命,豈會愛我。”
楚王后喝道:“你休要胡說。”
“是我胡說?”楚太子眸色充滿恨意,語調冰冷,“從小到大,父王根本就不喜歡我。他喜歡的是那個妖女所生之子。”
楚王后何嘗不知,楚王喜歡是鄭國之女。若不是楚太子沒有出錯,再加上楚臣的擁護。她孩兒的太子之位,恐怕已經屬於鄭女之子。楚王向來對她和孩兒有很深地成見。楚太子這些大逆不道的話傳到楚王耳裡。不僅她王后之位保不住,就連楚太子地位也危險了。
楚王后見孩兒發牢騷,安慰道:“這些不敬之語,你對母后說也就罷了。切不可,隨意胡說,小心惹來災禍。”
“父王根本就不喜歡我。”楚太子恨意漸盛,“送公子前往他國為質,自古有之。何曾聽說諸侯送太子出使他國為質的先例。”
楚王后沉默不語。
“母后,你真的以為我被送去齊國,還能再回來嗎?”楚太子有意停了下來,又道“孩兒遠離郢都,遠離楚國,就遠離了楚國權利中樞。在楚國孩兒還是太子,在齊國就是任人宰割的人質。一旦,齊、楚交惡。齊國就會用孩兒的鮮血祭旗。”
楚太子見母后聽進去了自己說的話,進一步說道:“縱使齊王善待我,一旦楚國有變,孩兒也不能第一時間知曉。孩兒還是未來楚國的王?”
楚王后聞言,臉色一陣慘白。
楚王年過五旬,身體也不好。倘若楚王死去,遠在齊國為質的孩兒。豈能安然歸來繼承王位。覬覦太子之位和楚王之位的人,可不只是她一人。楚王后沉下心來,仔細衡量一番,神色大變,心想,‘莫非真的有人算計他們母子。這些人表面上送孩兒去齊國為質,實際上是為了罷黜孩兒太子之位,另立太子做準備。’
楚王后看著孩兒無助的表情,頓時心慌意亂。她想得越多,心裡也就越害怕。
“齊、楚交惡已久,孩兒去齊國,豈不是送死。”楚太子語調悽然,“母后我恨你,我更恨父王。”
楚王后沉默良久,方道:“你出使齊國的訊息,臣民皆知。除非你父王更改政令,否則,讓你去齊國為質,勢在必行。”
楚太子見母后被他說動,忙道:“父王一向聽母后的話。母后勸說父王,父王定不會讓我去齊國。”
楚王后嘆息道:“自從鄭女來了楚國。你父王的心思,早就不在我的身上。”
“母后可以召叢集臣,尤其是昭雎、屈原二人。”
“讓你出使齊國為質的主意,就是他二人所為。”
“母后…說什麼…”楚太子愕然道:“出使齊國是他二人所為。”
楚王后點了點頭,倍感無奈。
楚太子見母后神情,深知自己無論如何折騰。都不能改變他出使齊國為質悲慘的命運。楚太子失魂落魄,一步又一步往殿外走去,冷笑道:“父王總是自以為是,何曾考慮過我的感受。從我記事起,他說什麼,我就做什麼。我從來不敢說一個不字。”
楚王后見孩兒生無可戀的表情,走出殿門。她心裡充滿百般疼痛。但她也不能左右楚王和朝臣的意見。她能做的就是向大司命祈禱,護佑孩兒平安。
楚王召楚太子入宮,商議出使齊國為質一事。